孩子磨磨蹭蹭怎么办?
合理安排时间
学校有计划有规律的作息可以让孩子感受充实的校园生活。同样,在家里也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合理安排学习娱乐的时间,让孩子按计划做事,这对克服孩子磨蹭的坏习惯十分有利。
1、轻松的夜晚
所谓“轻松的夜晚”是指:①要保证孩子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②要限制孩子的家庭作业分量和晚上作业时间。③要在家长指导下,让孩子做自己乐意做的事。这样的夜晚,对孩子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轻松的。
为了让孩子晚上过得有序、愉快又有意义,家长要帮孩子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如晚饭前后,家长可安排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自理性活动;孩子与伙伴交往及户外活动,安排在放学后、晚饭前进行;为保证孩子睡眠充足,可要求孩子晚上九点上床入睡,早上六点起床,中午一个小时午睡。这样,孩子晚上的一切活动要在晚九点前结束。家长要根据自家特点和孩子的兴趣,要求孩子作出晚饭后到晚九点前的具体安排:把家庭作业放在黄金时间,其他如看电视、课外阅读、练琴、听音乐等则恰当安排。一旦作好合理安排,就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2、充实的节假日
节假日活动是对学校生活的必要补充,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家长必须重视节假日孩子活动的安排,积极引导孩子合理安排节假日活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有的老师惊异地发现,一个原来学习认真、遵守纪律的学生,在过了一个暑假后,变得经常迟到、旷课,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与之相反,有的学生利用节假日积极参加健康有意义的活动。具体说来,节假日对孩子的成长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效应。从正效应来看:①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生活,调节生活节奏,丰富生活情趣;②促进学生兴趣爱好的提高,发展学生个性;③可以利用节假日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成绩;④可以扩大孩子生活时空,让孩子走向大自然和社会,增长见识;⑤可以走亲访友,自主交往,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等。
从负效应来看,若节假日活动安排不当,则有可能让孩子浪费节假日时间,养成不良习气。如大手大脚,任性刁蛮,生活无规律,滥交朋友,或个性孤僻,甚至染上看黄色书刊、吸毒等毛病,走上犯罪道路。
节假日的具体安排,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指令性任务,要求孩子必须按时做到。晚上要睡足觉,作业是包含知识缺陷的补习要做好(一般以上午为宜),睡觉前后、吃饭前后的自理性家务劳动要完成。
②兴趣、爱好性活动(一般在下午或晚上),鼓励孩子参加。家长提供条件,适度要求,适时指导,适当赞扬。
③身心调节性活动,要支持。孩子交友做游戏是一种心理需要,家长要支持;孩子还有一种与父母亲情的心理需要,家长要理解,要抽时间与孩子一起聊天、散步,这不仅给了孩子莫大的愉悦,还是与孩子沟通、深入孩子心灵的最自然方式,也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佳时机。
总之,家长要帮助孩子把节假日过得愉快而又有所得。
提高责任心,增强自信
克服磨蹭的毛病,增强责任意识是很重要的。一个不负责的孩子,是克服不了磨蹭的毛病的。
儿子对一些儿童读物非常着迷,有时看得连吃饭、做作业都顾不上。为了帮助他,我找来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他讲一讲;有时也给他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得他直点头,我趁机告诉他:“这些有本领的人都是按时做事,对事负责的人,你看书、吃饭、做作业、上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守时吗?”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以后的几天里,他做事还真准时多了。我很高兴,因为孩子不但喜欢故事,而且能从故事中受到教育,这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