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阅读才能让孩子优秀

儿童资源网

什么样的阅读才能让孩子优秀


  2,读图要向读文转变。
  6岁以后孩子视觉的敏感期过去,6~9岁文化敏感期到来,读图向读文转变正当其时。图画故事书本身就是一种桥梁过渡书。
  以图生图的想象,完全依赖于原始的图画,想象力受到局限。而以文字生图,想象力如野马奔驰,任意驰骋。荷马史诗中描写海伦的美时候,说海伦走进来,长老院的元老觉得打这场仗值了。为了一个女人,打了十年的仗,居然还值得了,这个女子该有多美?读者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想象海伦的美,一千个读者心中会有一千个海伦。但如果把她画出来,那就只有画家自己的海伦了。
  读图只是一种浅阅读,而阅读好的文字书籍,需要思考的深度参与。而且,文字的概括、构词、表达功能是图画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文字书籍对人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作用更大,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也同样如此。文字书籍的信息量也是图画书难以比拟的,大信息量的输入时学习语言的不二法门。
  由图画书向文字书,由亲子阅读向自己阅读是一个过程,不是你今天有想法,明天孩子就能做到,作为父母应该循循善诱和有耐心。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智慧。
  3,书籍的选择以国外优秀作品为主。
  这样做,具体原因还是我在上学之前一章里已经提到,此处不再赘述。不过不同于图画故事书,儿童文学这一块起步要早一些。如果说以国外优秀读物为参照,优秀的国内图画书只能算及格水平,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可以达到良好了。国内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郑渊洁、梅子涵、杨红樱等人的一些好作品,都可以一读。作为一个阅读品位很高的父亲,我当然会选择给孩子推荐最好的图书,但是具体到孩子那里,只要孩子喜欢读书,好的秦文君们和更好的E·B·怀特们,让他自己选择去吧。
  科普读物不同于文学作品,他没有国界,也不需要考虑传承文化,所以个人建议选择国外优秀读物就可以了。国内的科普读物,严谨了就不好看,好看了就不严谨。随处可见的国内科普图书,大量的是剪刀加糨糊,拼凑而成的所谓百科。
  当代的中国是一个山寨文化的大国,造假、跟风、抄袭已经见怪不怪。聪明的父母是不是该擦亮眼睛,也引导孩子学会擦亮眼睛,保护好我们的孩子呢?
  4,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估计有些“爱国”人士等不到这里,就按耐不住要开骂了。“我堂堂大中华,五千年文明古国,文化源远流长,四大发明照耀全世界。你丫的只推荐外国人的书,你个崇洋媚外的汉奸、卖国贼、西奴、美狗。”列位看官您别笑,说这种语言的人在网络上和生活中时有所见,这是典型的中国应试教育摧残出来的残次品,人格和思维有很大的缺陷。真正关心孩子的父母,有谁舍得自己孩子成这样?
  有的父母比较担心都读国外作家的书,会不会把中国语言的味道丢了。这一点您过虑了,其实真想读外国人的书,应该读原版。译者在把原版翻译成中文的时候,是要考虑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您应该担心的是如何选择出版社和译者,建议选择一些顾忌自身形象的大出版社和像马爱农这样知名有口碑的翻译家。
  我们的祖先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明,但是自宋亡于崖山之后,每隔一朝就会有野蛮的“异族”从“北方”入主中原统治中国,大量的杀害各族民众,中断文明进程,摧残和破坏我们的传统文化。作为当代的中国人,每一个清醒的父母,有责任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学习和传承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同时也吸取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优秀的东西。那些妄图拿祖先的阔,往自己脸上贴金的人,只能证明自己的无能和无知。
  我们中国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基本都在古代。现代的白话文和古代的文言文差异很大,让孩子一夜读懂古文经典是不现实的,以唐诗宋诗宋词为代表的古典诗歌是孩子入手的最优选择。这些诗歌她不仅仅是语言相对浅显易懂,她更代表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同时,我建议应该读一下诗词的启蒙读物《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这对北方讲普通话的朋友尤为重要。南方很多地区的朋友只要用自己的方言读就可以了,读起来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南方的这些方言才是真正的中国话,我们北方人讲的普通话和接近普通话的方言其实是“胡”化了的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