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儿童资源网

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二


  此外,聪明的父母还总会给孩子留点渴望的余地。
  渴望,能给孩子带来快乐。
  六一不仅是孩子们的节日,也是大人向孩子奉献爱的日子。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好看的……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在大人看来,今天的孩子够幸福的了,比自己小时候不知道强多少倍。可是,当我走进孩子的世界,我却发现今天的孩子并不快乐。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被过量的好东西淹没了,他们无法在渴望中体验快乐了。欢悦产生于强烈的需要得到满足之时。没有需要,就无所谓欢悦。对一个渴得要命的人来说,一杯清水胜于金子。如果一个孩子总没有渴望得到某个东西的机会,该是多么不幸啊!
  记得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时,十岁的我被选为北京市献花队的成员,去人民大会堂向中央领导献花,去机场迎接外国贵宾。当时,家里没有钱给我买新衣服,妈妈答应亲手为我缝制一条背带裙。我盼啊、盼啊,当我穿上那条崭新的红白格背带裙时,喜悦和感激的心情难以言表。事隔四十年,妈妈在灯下为我赶制新衣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我至今认为,那是我五十年中穿过的最漂亮的裙子,虽然布料只是人造棉的,但那是我朝思暮想后得到的,于是我倍加珍惜。
  今天的物质生活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却没有发现,过分充足的东西竟然剥夺了孩子的快乐。什么都来得轻而易举,他们感觉无所谓,不珍惜也不兴奋。孩子还不想骑童车的时候,你就为他买来了,他便没有了学车的兴趣;他不想读的书,你非要买回家不可,他连看也不看,可是他自己借来的书,却读起来如饥似渴……这种事情在生活中真是屡见不鲜。
  我大哥从小动手能力就很强。他回忆说:上中学的时候,我特爱摆弄木工活儿,可是家里的刨子很难使。一次,我想用一条硬木椅子腿刻一把小提琴把,希望买一个刨子。虽然只需要五块钱,但当时家里生活困难,不好意思向妈妈要。妈妈知道后说,你能做成就给你买。我用旧刨子满手磨出了水泡,最后终于做成了。妈妈给我买了新刨子,当时真是如获至宝啊,我用了好多年,一直保留到今天。现在,我对两个女儿也是这样。她俩在美国读书,从上中学开始,我就让她们利用节假日自己打工挣钱了。我常对她们说:想要漂亮衣服吗?想住宽敞房子吗?自己去挣!她们学习都很努力,知道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奋斗。
  人总是在得不到时最想得到,轻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珍惜。要做聪明的父母,就给孩子留一点儿渴望的余地吧!
  让孩子懂得自作自受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世界上吃堑的多了,有的长智了,有的却没长智。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没有让当事者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
  孩子难免会犯些错误,有些父母常常在事前提醒,事后责骂,千方百计去补救,结果是大人操碎了心,磨破了嘴皮,孩子却一点感觉也没有,甚至还嫌大人烦。下次呢,该错的还错,该忘的还忘。
  王晶的做法与其他父母大不相同,当女儿做错事的时候,让她自作自受,自己承担错误的后果。先去吃一堑,然后长一智。王晶给我讲了三个让女儿吃堑长智的故事。
  第一次,学校排练节目,八岁的女儿走得匆忙,忘了带伴奏磁带。王晶发现了,却没做声。她想,女儿常忘东西,提醒她一次,她的依赖心理就增加一分,那么以后就还得提醒一百次、一千次,不如让她受点挫折,让事实来教育女儿。黄思路快到校门口才想起来,打电话给妈妈,请妈妈赶快把磁带给她送去。
  当时,王晶正好放暑假在家,完全有时间给女儿送去。但她没这样做,只对女儿说:你自己犯的错误,不应该惩罚妈妈。你自己想办法解决吧!黄思路没有办法,只好向老师说明情况,把节目顺序调一下,然后骑车顶着烈日回家去取伴奏带。王晶说:我让她多跑了这一次,后来她却少跑了无数次,因为她记住了这个教训。
  曾经有人问黄思路:回过头来看,你觉得妈妈的做法对吗?
  黄思路笑着回答:我觉得对。自作自受使我知道无论我做什么事情,后果是要自己承担的。所以我做事就很负责。
  培养一个负责任的人,是要经过不断地吃堑、长智的过程。
  第二次受罚发生在黄思路小学临毕业前。她负责的一笔为特困生捐款的现金少了两百多元。老师说,算了,反正捐款的目的已经达到,这个同学也把小学读完了。
  王晶坚决反对,她要求女儿把账目的漏项补齐,补不上的由她自己赔偿。思路把漏记的账补上后,还有一百二十多元因事隔数年实在记不起来,只好垫上自己的钱。
  王晶告诉我:这种做法类似罚款。如果孩子长大以后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差错,也是必须要承担责任的。我这样做,只是提前让她通过惩罚接受教训,以免这种做法成为习惯。这样罚她一次,避免了将来更大的损失。在我看来,付出这笔罚款还是很划得来的。
  从那以后,王晶要求思路每天对自己的花销记账。上中学后,思路各种收入和开支数目越来越大,只要迟一天记账,妈妈就罚女儿十元钱。思路不管每天多忙多累,都不敢懈怠地记账,否则妈妈给的一百元汇款,收到后十天不记账,就罚光了。
  第三次,是因思路赖床受罚。有一段时期,黄思路每天晚上睡得晚,早晨又想提前半个小时起来早读。可是,她听见闹钟响后没有马上起来,结果又沉沉睡去,如果不叫她,上学就要迟到。每天如此,闹钟便形同虚设。王晶让女儿把闹钟设定推迟半小时,按正常时间起床,这样睡得充足一些。开始女儿不愿意,每天晚上总说保证第二天能早起,可是第二天还是迷迷糊糊醒不来。妈妈没收了闹钟,说:既然闹钟起不了作用,就别用了,我可不当你的闹钟!
  没有了依赖心理,思路睡到清晨便很警觉,听到一点点动静就醒过来了,马上翻身起床,生怕一觉睡过头。几天之后,妈妈把闹钟还给女儿,思路便能准时起床了。
  王晶的惩罚,对女儿不是打、骂,而是罚跑腿、罚款、罚起早,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体验由于自身的错误带来的后果。结果,这很好地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让孩子懂得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现在,女儿不管走得多远,王晶都非常放心。
  黄思路十六岁时,去美国学习钢琴,独自一人在美国住了三个月。
  她一下飞机就遇到很多问题,但思路靠着自己的力量把一切问题都解决得很好。她说:我由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比较短,这也算妈妈自作自受教育的一个成果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从此在孩子心中种下责任的种子,长大才能收获成功的果实。任何一件事情要想获得成功,都必须很负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完成。如果从小就马马虎虎地对待一切,长大将一事无成。
  我曾参加过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成长在线》中《小马虎》节目的录制。
  这个小马虎叫薛皓方,是个虎头虎脑、落落大方、说话幽默的小男孩。但他就是非常马虎,电视台记者去他家偷拍了一组镜头,起床时,裤子穿反了;系上红领巾、戴上帽子,又去找眼镜;摘下帽子戴上眼镜后,又差点忘了戴帽子;背上书包、拿了钥匙和手套就往外跑,可很快又回来,原来只拿了一只手套;不一会儿,又第二次回家,这一次是来拿字典……
  皓方的妈妈说,这样的情景是家常便饭。
  薛皓方也承认自己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他说:我参加五天的冬令营,吃了十三顿饭,丢了十一次衣服。有一次,我带了十支铅笔去学校,最后一支都不剩,全丢了。
  薛皓方总是丢东西,为什么就不长记性呢?原因就在于他周围的大人总是跟在他后面,捡拾他丢的东西,帮他解围:冬令营里,丢了十一次的衣服,是老师帮着找回来的;红领巾丢了,妈妈怕他挨批评,又买了条新的……他自己所犯的错误,全由大人承担了责任,他自己一点儿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