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一
接着,作家安顿,葛冰、葛竞父女俩也在热烈的气氛中与作者交换了书。一个上午,书友和作者在谈书中分享着阅读与交流的快乐。
晒书会结束了。本来是想把五本书送出去后空手回去的,没想到书包仍然是鼓鼓的。呼吸着地坛公园新鲜的空气,我感到十分的充实。过去我多次参加过售书、赠书活动,但这次却是第一次参加晒书,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这可能就是分享的快乐吧!无论是大人小孩,无论你是作者、读者,大家都平等地交换,各取所需,没有勉强,没有施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书的面前大家都平等:这就是晒书的魅力吧!
分享让人快乐。当读者主动与作者分享读书体会时,作者心中充满了一种成就感、价值感;当作者与读者分享写书的感受时,读者心中会产生一种被尊重的愉悦。
党的十七大中提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
晒书,正是和谐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分享,正是密切人与人关系的重要纽带。假如我们都有分享的愿望,把自己手中先进的文化资源与别人交换,这样既密切了关系,又节省了资源。
在我们国家,还有许许多多的孩子看不到好书好报,精神文化生活十分匮乏,如果生活富裕的人能为他们捐些好书,捐些钱为他们订上《中国少年报》这样优质的报纸,让这些孩子也能分享到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在心中营造一个美好的精神世界,那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呀!
两代人的沟通靠什么
两代人之间沟通的缺失,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孩子不理解父母,父母也不理解孩子。有个妈妈特别困惑地和我说:我的女儿上初中,爱吃爱喝爱打扮,就是不爱学习。妈妈花了400元钱买了两张芭蕾舞剧《白毛女》的票,看完以后问女儿受到了什么教育,女儿想都没想就说:我看喜儿的悲剧全是他爸给逼的。借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杨白劳借了黄世仁的钱为什么不还,还逼着女儿去抵债?再说了喜儿也够傻的,黄世仁那么有钱嫁给他算了,如果你喜欢大春,可以把他当情人呀。她妈听完特困惑,说:我小时候看这个电影流了那么多眼泪,那么同情喜儿和他爸爸,那么痛恨黄世仁,如今我女儿却替黄世仁说话。我说一个人了解历史需要两个条件:或者亲身经历,或者学好历史,你的女儿一样没有,怎么能理解白毛女?
还有一位妈妈带着上幼儿园的儿子去吉林市参观,在广场上看见一尊毛主席雕像,妈妈就问孩子:你认识这个爷爷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小孩看了说:我认识他,他是毛主席,毛主席正在打的呢。他妈说:明明是毛主席挥手我前进,怎么孩子说毛主席正在打的呢,毛主席那时候哪有出租车啊。我说:别说你孩子了,现在的小学生都不知道什么是文化大革命。我到贵州去青石镇参观,那里有个节孝坊。一个少先队员小导游在解说,这个石坊文化大革命被红卫兵砸坏了,我就问她,你知道文化大革命指的是什么吗?小导游说:知道,就是八国联军进北京。我当时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现在有很多事你和小孩说不清楚。一个老爷爷给小朋友讲《半夜鸡叫》,讲了二十多年讲不下去了,小朋友老提问。爷爷,为什么长工要给周扒皮打工呀?因为长工饿,没饭吃。没饭吃,为什么不吃巧克力呀?爷爷,为什么周扒皮半夜起来学鸡叫啊?鸡叫了好让长工起来干活。干活为什么不看钟啊?长工那么穷哪有钱买钟啊?没钱买钟买块表也挺便宜的啊。有个小朋友甚至说:我看周扒皮也够辛苦的,每天晚上学鸡叫也不能睡觉。老爷爷就没遇见过这事,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个出版社最近出了一本书--《三毛流浪记》,很多孩子看完以后说:真羡慕三毛,天天流浪不上学。很多咱们小学受教育的东西现在的小孩听不明白了,因为那个时代离他们太远了。
那么今天要让小孩明白一些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体验。咱们老说眼见为实,你得让孩子去体验。我们这些知青在农村受了些伤,吃了很多苦,我们今天能不辞辛劳为农村孩子做事,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我们在农村呆过,知道农村是怎么回事,我们什么都能克服。这样的经历是一种财富。我们的孩子什么都没经历过,被你关在新买的楼盘里,他们什么地方都不去。除了爷爷奶奶,周围的人全是陌生人,还不许和陌生人说话,于是他就觉得这个世界非常的窄小。所以你要带孩子去了解农村,领他去农村玩,到农村才能感觉到什么是玩。农村没那么可怕,今天的农村应该是很优美的,越是风光优美的地方越贫穷。你到贵州去看看,青山绿水,但是那里非常贫穷。你让孩子们去看农村是怎么回事,如果你的孩子有爱心,就到贫困地方去看看。
美国的孩子2006年到中国来,参加了我们的赠报活动,他们用自己募捐来的12000美金买了书和报,给云南和贵州的孩子送去。他们去了西双版纳,那多美啊!但是很贫穷。他们去了以后特别震撼,那里的孩子光着脚去上学,到了学校自己做饭吃,宿舍的床是自己搭的,窗户都没有玻璃,吃的就是白水煮菜,但是那些孩子满脸都是灿烂的微笑。美国的孩子特别感动,说:这个地方我们一天都不能生存,但是这里的孩子生活得却很快乐。他们忽然觉得自己的精神世界不如这些孩子,他们把自己的钱都拿出来给那里的孩子买鞋穿。美国的孩子回到美国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家长们感动了,老师们感动了。有的家长说:我的孩子突然长大了,懂得关爱别人了。其中领头的是一个美籍华人的女孩叫国聪聪,这个女孩由于这件事情做得很优秀,获公益奖最高奖--总统奖,被哈佛大学提前录取了。今年他们积攒了一万八千美金,来到了中国贵州。所以体验最重要,带你的孩子到贫困的地方去看看,人没有爱心是没有动力的。
另外还可以带着孩子上一天班,让他们看看爸爸妈妈一天到晚在忙什么。我们现在很多父母把繁忙留给了单位,把消闲留给了孩子,孩子就特别羡慕。一个二年级的小孩就问我,什么时候他能退休。我们很多父母不重视孩子的眼睛。
我到浙江绍兴去,小记者采访我,我也采访他们。我问:你爱你的爸爸妈妈吗?小女孩告诉我:我对我爸又爱又恨,他晚上老不回家。我问:爸爸上哪去了?练歌房,洗脚房,打麻将,吃夜宵。孩子过生日都没回来。所以你要带孩子去上一天班,让孩子知道你在忙什么,做着什么样的事业,你的孩子才能一辈子爱你。对此我有亲身的感受。我一直很忙,儿子出生以后也不例外,我儿子上四五年级的时候我经常带他出去。一次我们到劳动文化宫搞了儿童大世界,做知心姐姐咨询活动,儿子和我去了。他和我去的目的很简单--让我中午请他吃一顿。结果咨询活动搞得很晚,中午还没完,下午就又开始了,所以就没买什么好吃的,买个面包就回来了。后来我儿子写了篇作文:
星期天,我和知心姐姐出去工作,都工作到中午了,那些人还不走,我都饿死了,好不容易他们走了,结果卖饭的人也走了。我告诉你,如果下次和知心姐姐出去工作,你要自己带饭。知心姐姐就是我妈。
老师的批语是:我为你有这样的妈妈感到骄傲。我看了眼泪都流出来了。儿子知道我在忙什么,所以对我从来没有怨言,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非常强。所以大家要让孩子去体验。
另外,亲情的沟通少不了分享。
有了好心情,一定要告诉别人,这就是分享!
有了好想法,一定要说出来,这也是分享!
一种快乐,与别人分享,就变成两种快乐!
在遥远的云南元江,有一位我从未见过面的好朋友。她的名字,就像一个美妙的音符--彭跃波。她从小在外地奶奶家长大,上初中才回到父母身边。我认识她,是通过她那位因为不能与女儿沟通而陷入深深痛苦之中的妈妈。在电话里,说到女儿的冷漠,妈妈一直在伤心地抽泣:知心姐姐,您能亲自和我女儿通个电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