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一

儿童资源网

新一代家教理念:卢勤谈如何爱孩子之一


  我们心中涌动着的爱的情感,都是有人滋养的。我到《中国少年报》去工作后,一直在关注农村孩子。手拉手也好,帮助农村孩子建学校也好,内心都在涌动着这种爱。我们今天一定要把孩子的心灵滋养得肥美,而这种爱的滋养离不开阅读。世界每天都在发生很多的事情,你不可能每样都知道,但你可以通过阅读来了解。
  孩子在阅读之后,内心就会涌动着一种感情。我们的好书好报,正是滋养孩子们心灵最重要的东西,孩子其实像块空地,种什么长什么;孩子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写什么有什么。孩子阅读的这种习惯,习惯什么是什么。像邓清清这样的孩子,那么优秀爱读书的孩子,被压在地底的地狱里依然在读书!阅读能够让人一下子进入到童话的世界,人的心灵一下子就能稳定下来。
  我曾多次去少管所。那里的大部分孩子不读书不看报,但他们却看一些坏的影片、坏的录像带。我到北京少管所,那里住的都是女的少年犯。我走进一个女孩子的宿舍,一个胖胖的女孩站在那里。我就问她:你怎么进来的?我杀人了。杀谁了?杀了一老太太。我说多大岁数啊?七十二岁。你杀她干什么啊?她骂我。你怎么杀的她?我一生气就给了她一嘴巴。听得我真是心惊肉跳。我问她对这事怎么看,她说:我对不起我妈,我对不起我爸。我说:你想一想,你最对不起的,还有那七十二岁老人一家啊。马加爵杀了四个人,他妈是个老农民,他爸是个老农民,含辛茹苦地供孩子上大学,结果孩子杀了人被判了死刑。他爸爸到那四个孩子家人那里去谢罪,在地上长跪不起。我对那些教官说,你们应该对那些孩子进行谢罪教育。
  一个人杀害了别人,不光是对不起自己的父母,更对不起被杀害的人的一家。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将来还是会做伤天害理的事情。但是让我更难过的是,这些孩子头脑都特别的简单,特别的空洞。这些孩子从小不读书不看报,所以在他们内心中,对生命没有认识,没有美好的东西让他们流露他们的感激。
  当一个人有了心灵的付出,有了社会价值的时候,他就会重新融进这个社会中去。好的报刊书籍,能融化人心中的冰雪,让人看到力量。所以今天要让孩子心中有爱,一定要让他们读好书好报,不要让那些坏书坏报去影响孩子心灵的成长。
  人有两个世界,一个物质的世界,一个心灵的世界。在心灵的世界里,是开满了鲜花,还是长满了毒草;是阳光灿烂,还是充满了阴霾,关键要看孩子是看什么长大的。所以我要发自内心地告诉各位:教孩子阅读,就要从阅读报纸开始。当孩子养成读书读报的习惯的时候,他肯定是个阳光的,关心国家大事的,而且心中充满希望的孩子,小窗口能够打开大世界。如果孩子能够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那这个孩子就不得了了。像邓清清,老师说她从小就喜欢阅读,她在那样恐怖的情况下还在阅读,最终也坚强地走出来了。
  所以孩子的爱心需要各方面的滋养,而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国家有着这么悠久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孩子要把这些吸纳到自己身上,在关键的时候能够想起一句话作为激励,这就是力量,再好不过的力量。
  第五种力量:忘我的力量。
  一个人在灾害面前,能够无比的坚韧,勇敢,这就是忘我的力量。我们在很多故事中都看到了这种力量。孩子在危险当中,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一个男孩。当他听到有人救援的时候,他轻轻地说了一句叔叔,我在。当人们发现他的时候,他的身边有好多尸体,压在一起,被鲜血染红。救援人员看到这个男孩子立刻去救他,他坚决地说:叔叔,我不慌张,先救别人。结果等身边的十个人被救出来,他最后一个才爬出来。救援人员一直流着眼泪。
  这么小的孩子,就知道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很多孩子都说了这句话:先救别人,叔叔我不害怕。这些孩子,当时没人教他,他自己说的这句话。真的很佩服他们。在这种时刻,谁不希望去求生?而他们心里首先想到的是别人。同样,我们的那些英雄更了不起。
  妈妈,我想你!5月12日中午12时许,蒋敏和远在北川县的两岁女儿通电话时,女儿这样说。28岁的蒋敏是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女民警,因为工作繁忙,在女儿只有5个月大的时候就送回北川老家。
  在此之前,蒋敏已经整整一个月没与女儿见面了。
  两个小时后,地震发生。从办公大楼里跑出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打电话,给家人报个平安。回忆起5月12日地震发生时的情景,蒋敏至今心有余悸。电话打不通,我不敢想太多,而且当时的情况也容不得我想太多。在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蒋敏和战友们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抗震救灾的滚滚洪流中。
  天渐渐黑下来,蒋敏不停地拨那个熟悉的电话号码,然而,传来的始终是忙音,蒋敏揪着心继续执勤。13日凌晨6时许,蒋敏的手机终于响了,电话是舅舅打来的,刚听了两句,蒋敏泪如雨下,舅舅哽咽着说,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全部遇难,蒋敏在北川的家人有10人已经确认死亡……
  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想走,但不能走,也不忍心走。道路不通,通讯不通,我回去也没有用,还不如在这里做些事,帮帮受灾群众。
  我们的这位女民警蒋敏,十个亲人都遇难了,自己在另一个地方救别人,四天四夜不吃饭不睡觉,最后晕倒在那里。她说得多么朴实:道路不通,通讯不通,我回去也没有用,还不如在这里做些事,帮帮受灾群众。当受灾的孩子被抱进来,蒋敏总是特别细心呵护,帮他们穿衣、盖被子,逗孩子们笑,而她的孩子却不在了……我们有多少民警,多少老师,多少白衣天使,在第一线上忘我地在救别人。
  36岁的南坝镇医生郝兴军忘不了女儿郝璐妍在学校废墟堆里最后的呼救--爸爸,我没死!爸爸,救我!
  他是附近古龙村卫生站的医生,在震后第一时间的抢救中,救死扶伤的信念让他将生的希望首先留给了别人的孩子,等转身再呼唤女儿时,沉重的水泥板下已没有了女儿熟悉而急切的求救声。
  女儿才6岁4个月,去年刚上小学。每当说到这里,目光有些呆滞的郝兴军眼角就湿润了,我对不起女儿啊,可那时候听见别的孩子喊救命,我怎么能见死不救?
  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他心里想的是,所有的孩子都是孩子啊,并不是先救自己的孩子,而是能救谁就救谁。这种精神真是太了不起了!我记得我们曾经有一篇课文,叫《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文中的人物就很了不起了,而看看今天我们的这些小小的孩子、普通的医务人员,真是做到了忘我。我觉得在道德理念中,忘我是较高的层次的。我们总告诉孩子不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只要不损害别人就行了,没要求毫不利己--那是共产党员的要求,可是今天,孩子们做到了。
  在生和死面前,忘记自己,首先去抢救别人。有个十二岁的男孩子,都已经跑到安全的地方,忽然看到一个女孩站在危险的高墙下,他想也没多想就跑过去把她推到一边。这时候墙倒了,他的双腿、腰部全部受伤。而那个素不相识的女孩却安然无事。要是再遇到这样的事,我还会的。因为能救而不救,我肯定会感到惭愧。事后男孩语气平静地说。
  危急当前,想到什么,是为自己着想,还是为别人着想,这会受到日常思维方式的影响。我到一所小学去跟老师们座谈,一位家长也来了。那位家长非常地困惑:她在看抗震救灾节目的时候特别感动,就对儿子说:你看那么多孩子变成孤儿了,要不妈妈也收养一个可爱的小妹妹吧。这时候儿子说了:妈妈,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以后要是有一块钱的零花钱,就得分给她五毛?妈妈感到很惊讶,事后孩子对这种抗震的节目一律不看,妈妈就非常困惑:自己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啊?我就对她说:你犯了一个大错误。当你看节目时,你可怜那些孩子,又因为你有个男孩没女孩,就想收养一个。可你的孩子没准备啊,也没有受这方面的教育,所以会想,妈妈给我一块钱,就得分出去五毛钱给她,损害了他的利益,于是抗震的节目一律不看,生怕妈妈接那个小女孩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