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八

儿童资源网

政治学-卷八


    但是,这个问题姑且留到以后再说.让我们先考察音乐究竟应否列为教育的一个课目;更由此而查询:在前面已经分析的三端......教育〔即陶冶性情〕,或者娱乐,或操修心灵......音乐究竟在哪一端显见其作用?音乐含有三方所共通的要素,那么就尽可说它能为三者各尽其效应.〔请以诸要素之一.即怡悦作用为例:〕娱乐所以求憩息;憩息既用以解除由于紧张而引起的疲劳,就必需具有怡悦的作用.又,相似地,一般认为培养心灵应兼备怡悦与高尚的要素;幸福的心灵是这两种要素合成的心灵.现在我们大家一致同意,音乐,不论发于管弦或者谐以歌喉,总是世间最大的怡悦.我们可以引诗人缪色奥的诗为证:
    "令人怡悦,莫若歌咏."
    因此我们可知,为什么对于社会交际以及闲居遣兴,世人往往以音乐取乐......音乐确能歆动人心,使之欢快.这里,我们可以把音乐的怡悦作用作为一个理由,从而主张儿童应学习音乐这门功课了.任何没有后患的欢乐不但有补于人生的终极〔即幸福〕,也可借以为日常的憩息.人生固然不易证受成果,可大家即使不深求终身的幸福,其乐于憩息,抒情自娱,总是日常可有的暂欢;因此,让年幼的人们安静起来,由音乐激发娱乐,使有片刻的弛懈,也是有益的.
    的确,人们有时游戏世间,完全以娱乐为他们一生的目的.人生的终极应有某些怡悦的作用;但是,这种怡悦并非偶尔的欢娱;可他们在追求终身的幸福时却误以寻常的欢娱当作心灵的怡悦.人类寻常的种种活动都但求达到一时的目的,并不计及人生久远的成果.平常偶尔的欢娱与之相似,且尽今朝的快乐,无须考虑明天的后事,事实上毋宁是在回顾过去,这恰好弛懈了由于先前的勤奋所遗留的疲劳.这就是迷惑了追求幸福的人使他们追逐寻常欢娱的原因.
    可音乐对于人们不仅可资怡悦,就解除疲乏而言,也是有益.音乐的效用似乎正在这里.可是,我们还得研究,在这些属性〔即怡悦和解倦效用〕上,音乐是否另有比以前所说的更为高尚的本性.不管年龄相差多大,性格差别多远,人们的确都能对音乐自然地感受到怡悦,也许在这种共同的怡悦上,还另有所感受......也许我们正应考虑到音乐是否对我们的性格和灵魂有所影响的问题.若音乐影响情操,则显而易见,其效应亦将及于性格.若干不同的曲调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奥林帕斯的歌曲尤甚:这可证见音乐对于性格的影响.世人都知奥林帕斯所作歌曲能鼓舞灵魂使它兴起热忱;热忱的兴起足可以显见灵魂在情操上受到了影响.所有的人当他们听到一些仅仅是模拟的声音,其中虽无韵律或者曲意,也不能不有所动心而表现同情.
    音乐既然使人怡悦而善德原在养成快乐的感觉和确当的爱憎,我们可由此推论:大家所急需学习的功课和培养的心境,莫如对于善性和卓行,造就正确的判断与快乐的感应.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反映了性格的真相......愤怒和和顺的形象,勇毅与节制的形象以及任何和这些相反的形象,其它种种性格或情操的形象......这些形象在音乐中表现得尤为逼真.凭各自的经验,显知这些形象渗入我们的听觉时,实际激荡着我们的灵魂而令它演变.这儿,由音乐的形象所培养起来的悲欢的心境实际上符合于由原物所引致的悲欢的心境.如人如果因谛视某物的雕像而感到欢喜......假使他所欢喜的确实出于形象〔而不是出于雕塑材料的优美或高贵〕......那么在他见到原物时也一定欢喜.其它的感官如触觉与味觉,不能造就人物的性格(品德)的形象.视觉所涉的形象也可能表现人物的性格;有些图形事实上是在临摹事物的情态,可图形所能反映的性格是狭小而肤浅的.而且我们还须知道一切人们的视觉略同.又,凭图形颜色所形成的视觉印象实际上不是性格的表现,而仅是性格的示意.它们描绘了处于某种情感中的人物,由此显示那个物体的情操.可就以视觉方面的各种作品而言,对于鉴别这些微薄的表现或示意,就不宜教儿童观看鲍桑的手笔,而应引导他们研究波吕葛诺托的图画以及其它善于摹拟情操的画家或雕塑家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