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七

儿童资源网

政治学-卷七


    于此,我们已经可确切地说,那些颂扬霸道的说法,及实行霸道的法制〔和政策〕没有实际好处而违反正理,不应为政治家所崇尚.各个私人与公众社会的善德是相同的;立法家就应该以这些善德灌输于公民们的思想中.从事战争的训练不应当以奴役不该做奴隶的人们为目的.尚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这样:第一,保护自己,以免被人所奴役;第二,取得领导的地位,但这种领导绝对不企图树立普遍奴役的体系而只应该以维持受领导者的利益为职志;第三,对于自然禀赋原先有奴性的人们,才可凭武力为之主宰.为了实现这些观点,立法家对于他所制定的军事法制,务必以求取闲暇与和平为战争的终极目的;由于列国的史实,我们不能不于此.许多专以致胜为功业的尚武城邦仅仅能适应战场和战时的生活.一旦得逞其霸图而停止了战斗,他们既无可施其伎俩,便觉情境相违了,处于和平的世代,这些人像一把尘封的锈剑.这在起初未曾以正当的闲暇生活善导他们的立法家,事实上是不能辞其咎的.

    章十五
    对个人与对集体而言,人生的终极目的都属相同;最优良的个人目的也就是最优良的政体的目的.因此这是明显的,个人和城邦都应具备操持闲暇的品德;我们业已反复论证和平为战争的目的,而闲暇又正是勤劳的目的〔那么这些品性当然特别重要〕.操持闲暇并培养思想的品德〔有二类;〕有些就操持于闲暇时与闲暇之中,另些则操持于繁忙时和繁忙之中.如果要获得闲暇,进行修养,这必须有若干必需条件,因此〔我们也不能不注意到后一类有关繁忙的品德.〕一个城邦应该具备节制的品德,而且还须具备勇毅和坚忍的品德.古语说,"奴隶无闲暇",人们若不能以勇毅面对危难,就会沦为入侵者的奴隶〔于是他们就再也不会有闲暇了〕.勇毅和坚忍为繁忙活动所需的品德;智慧为闲暇活动所需的品德;节制与正义则在战争与和平时代及繁忙和闲暇中两皆需要,而尤重于和平与闲暇.在战争时期,人们常常不期而接受约束,依从正义;等到和平降临,社会趋于繁荣,共享闲暇,大家又往往流于放纵了.至于那些遭遇特别良好而为人人所钦羡的快乐的人们,如诗人所咏叹的"在幸福群岛上"的居民,自然必须有更高度的正义与节制;他们既生长于安逸丰饶的环境中,闲暇愈多,也就愈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我们现在已明白,为何一个希求幸福和善业的城邦,必须具备这样三种品德.世间倘因不能善用人生内外诸善而感到惭愧,则于正值闲暇的时候而不能利用诸善必特别可耻;人们在战争时.在勤劳中,显示出了很好的品质,但是他们一到和平闲暇的日子,就堕落而降为奴隶的侪辈,这是免不了要受到世人的指摘的.人们若有志于成德达善,就不应该实施斯巴达的训练方式.拉栖第蒙人对于诸善的观念本来不过是世俗之见,以外物的为善作为人生最重要的善物;可他们以为获致这些善物只要实践一种善德,〔即勇毅,〕这是与众不同的.既然以外物诸善为高于其它的诸善,且以享有外善的利益较普遍操持一切诸善所可以得到的利益为重要,〔他们便独养勇德,作为凭以取得这些利益的手段.事实上,应培养内外一切善德.〕而且,照我们先前的论证,尤其应该重视内善.于是,我们就须回答这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并以什么为依据,才可普遍造诣于全部诸善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