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二

儿童资源网

政治学-卷二


    斯巴达的公共财政并不良好;邦国常常忙于战事,以致库藏空虚;税课的征收都不能足额.大部分田地都执掌在斯巴达公民的手中,但他们谁都不踊跃于国赋的输纳.斯巴达律所现的后果往往出乎于立法者的始料:城邦遂日渐陷于贫困而私家则越趋于贪婪.
    章些就是拉栖第蒙政体的概况,其中重要的缺点都已说到了.

    章十
    克里特政制和拉栖第蒙相似;但大体上不如拉栖第蒙政制那么精详,只有其中一二点是可以相比拟的.拉根尼(斯巴达)律大概出于克里特律,史传的确曾有这种记载;任何制度,凡先前的总是比较粗疏,而后起的就可以更周到.据说,莱喀古士在辞去嘉里劳王的师保职务以后,就出国周游,在克里特岛居留多年......岛上城市中有一个吕克托城原是斯巴达人的殖民地,由于此种关系〔斯巴达人对于克里特岛往来甚密,而〕莱喀古士也来到了这里,到达吕克托的初期移民采用了当地居民的政治制度.一直到目前,那里的斯巴达人仍旧沿用全部旧法管理岛上的贝里俄季(农奴),这种法制据说是从远古的米诺斯王时代流传下来的.
    〔提起了米诺斯,顺便也得说明一下,〕这个岛的位置非常好,自然的地形具有优异的构造,好似出于天授,它理应在希腊世界中建为霸国.克里特雄据大海,全岛的沿海地带都密布着希腊人移殖的城市;向西,离伯罗奔尼撒半岛不远,向东,接近亚细亚洲〔西南〕角上〔克尼杜附近〕的特里奥滨海岬和罗得岛.这些就是米诺斯王之所以能够建立其海上王国的地理基础.他征服了邻近好些的岛屿并向另一些岛屿派遣了拓殖的人众;最后他远征至西西里岛,死在西西里的加米可附近.
    克里特的一般体制是可与拉根尼体制相比拟的.替拉根尼人耕田的赫卢太相当于克里特岛上的"边地住户"(贝里俄季);两邦都有会餐规定,斯巴达古称会餐为"安得赖亚",相异于现行的名目"菲第希亚",而克里特人则迄今仍称会餐为"安得赖亚"......由此可见拉根尼的会餐制仿自克里特.又,两邦的政治组织也有相似之处:斯巴达的埃伏尔类似克里特的所谓"哥斯谟",唯一的差别只是埃伏尔共五人,哥斯谟则共十人.类似斯巴达长老那样的执政人员,克里特也有;后者称为"布利"(议事人员),前者则为"葛罗希"(长老).克里特,古时候也像拉根尼那样有一王室;但是后来已经被废黜,军队归哥斯谟统率.克里特公民也是全体都要出席公民大会的,但他们的权利限于通过执政人员和哥斯谟已议定的案件.
    克里特的会餐制度优于拉根尼的制度.在拉根尼,每一公民应该缴纳一份会餐费用,倘使缴不出这一份费用,则如前所说,他就会被取消公民资格.在克里特,这方面安排得比较有利于平民,凡公地上所有收获和畜产以及贝里俄季(农奴)所缴纳的实物地租,完全储存在公仓,一部分用来支给祀神和各种社会事业,另一部分就拨供给会餐,这样,所有男女和儿童全都吃到了公粮.克里特的会餐制度还创立了许多聪明的俭食办法,替公众节约粮食;那儿还有鼓励男女分房居住的规则,使每家不致生育过多的子女,而且放任男子间的同性恋爱......这事究竟是好是坏,只能留待以后有机会时再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