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大伯的小屋(下)-第30章-黑奴堆栈
"好,妈妈,那就这样吧."
"还有,爱弥琳,要是明天以后,我们就永无相见之日的话;要是我被卖到一个老远的农庄去,你却被卖到另外一个地方去的话;你要永远记住自己受过的教养和夫人对你的教导,把你的《圣经》和赞美诗带在身边.如果你忠实于上帝的话,他也会忠实于你的."
那苦命女人说这番话时,心里十分沮丧;因为她知道一到明天,任何一个人(不管他多么坏.多么残忍.多么奸邪.多么毒辣),只要他出得起钱,就可以连灵魂带肉体一起占有她的女儿.到那时,孩子又有什么办法忠实于上帝呢?她一面把女儿搂在怀里,一面暗自思量着;这时,她巴不得女儿没有这样标致.没有这样妩媚.当她想起自己受过的那种纯正.圣洁的教养以及自己比一般黑奴优越得多的命运时,心里更是痛苦.可是,除了祷告上苍之外,她简直束手无策.这两间整洁.体面的黑奴监房里,已有不少这样的祷告上达天庭.这些祷告上帝并没有忘怀.这一点将来总有一天会得到证实的,因为《圣经》上这样写着:"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见《新约圣经.马太福音》第十八章第六节.)
柔和.肃穆而宁静的月光从窗外照进屋里来,把铁栏杆的影子投射在地板上那些正在睡眠的人身上.母女俩不由同声唱起一支凄楚而感情奔放的挽歌,黑奴们在葬仪上常唱的一首赞美诗:
啊,哭泣的玛丽在哪里?
啊,哭泣的玛丽在哪里?
平安到达了幸福国.
她已去世升天堂;
她已去世升天堂;
平安到达了幸福国.
母女俩的歌喉具有独特的忧郁和柔和气质,曲调的旋律仿佛流露着对尘世的绝望以及向往天堂的意境.歌声带着悲怆的情调,一段接着一段荡漾在黑暗的监房里.
啊,保罗和塞拉斯在哪里?
啊,保罗和塞拉斯在哪里?
平安到达了幸福国.
他们已去世升天堂;
他们已去世升天堂;
平安到达了幸福国.
唱吧,苦命人啊!夜色匆匆,天明之后,你们即将生离死别!
可是,这时天色已亮,人们都已起床.斯凯格思大老倌喜气洋洋,忙得不可开交,因为他要准备一大批货送去拍卖.他敏捷地督促大家梳洗打扮,并且告诉每个人装出高兴.精神的样子来.最后大家围成一个圈子,在出发到黑奴交易所去之前,让老板作一次最后的检阅.
斯凯格思先生头戴棕榈帽,嘴叼雪茄烟,挨个儿检查了一遍,给他的商品作了一些最后的修饰.
"这是怎么回事?"他走到苏珊和爱弥琳面前时问道."你的鬈发哪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