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四)-附录
萨克雷描写人物往往深入他们的心理.他随时留心观察(他说他随时张大了眼睛,为他的小说收集材料;又说他常看到自己和别人一样无聊(《书信集》第二册三一○页).又说他在阔人中间来往,每天都有些收获(《书信集》第二册三三四页).),也常常分析自己(萨克雷说他常照的镜子也许是裂缝的.不平正的,可是他照见了自己的懦弱.丑恶.贪纵.愚蠢种种毛病(《书信集》第二册四二三......四二四页).),所以能体会出小说里那些人物的心思情感.譬如他写奥斯本和赛特笠翻面为仇,奥斯本正因为对不起赛特笠,所以恨他(《全集》第一册二一一......二一三页.,又如都宾越对爱米丽亚千依百顺,她越不把他放在心上;都宾要和她决绝时,她却惊惶起来(《全集》第二册四○四页.).萨克雷并不像后来的小说家那样向读者细细分析和解释,他只描叙一些表现内心的具体动作.譬如利蓓加是个心肠冷酷的人,但也不是全无心肠.她看见罗登打了斯丹恩勋爵,一面索索发抖,却觉得自己的丈夫是个强壮.勇敢的胜利者,不由自主的对他钦佩(同上书,二二三页.).她和罗登仳离后潦倒穷困,想起他从前的好处,觉得难受."她大概哭了,因为她比平常更加活泼,脸上还多搽了一层胭脂(同上书,三六四页.).萨克雷把利蓓加对丈夫的感情写得恰到好处.又如罗登在出征前留给利蓓加一篇遗物的细账(《全集》第一册三六七页.),他在负责人拘留所写给利蓓加求救的信(《全集》第二册二一七......二一八页.),把他对老婆的一片愚忠.对她的依赖和信任都逼真的表达出来.萨克雷在这种地方笔墨无多,却把曲折复杂的心理描写得很细腻.
萨克雷的人物总嵌在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里.他从社会的许多角度来看他虚构的人物,从这许多角度来描摹;又从人物的许多历史阶段来看他们,从各阶段不同的环境来描摹.一般主角出场,往往干一两件具有典型性的事来表现他的性格.我们的利蓓加一出场也干了一件惹人注意的事,她把校长先生视为至宝的大字典摔回学校了.这固然表现了她的反抗性,可是反抗性只是她性格的一个方面,她的性格还复杂得多.我们看她在爱米丽亚家追求乔斯,就很能委屈忍受.她在克劳莱家四面奉承,我们看到她心计既工.手段又巧,而且多才多能.她渐渐爬上高枝,稍微得意,便露出本相,把她从前谄媚的人踩踏两下,我们又看到她的浅薄.她在困难中总是高高兴兴,我们看到她的坚硬.风趣和幽默.萨克雷从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历史阶段,用一桩桩细节刻画出她性格的各方面,好像琢磨一颗金刚钻,琢磨的面愈多,光彩愈灿烂.对于其他人物萨克雷也是从种种角度来描写.譬如乔治.奥斯本在爱米丽亚心目中是一表堂堂的英雄;从利蓓加眼里我们就看到他的浮薄虚荣;在他和都宾的交往中我们看到他的自私;在他父亲眼里他是个光耀门户的好儿子;在罗登看来,他是个可欺的冤桶;律师目中他是个十足的纨.又如乔斯,我们也从他本人.他父母.利蓓加.游戏场众游客等等角度来看他,从他壮年.暮年等不同的阶段来看他.这样一来,作者不仅写出一个角色的许多方面,也写出了环境如何改换人的性格.赛特笠夫妇得意时是一个样儿,初失意时又是个样儿,多年落魄之后又是一个样儿.罗登早年是个骄纵的纨,渐渐变成一个驯顺.呆钝的发胖中年人.萨克雷又着意写出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道德.好人未必成功得意;成功得意的人倒往往变成社会上所称道的好人.一个人有了钱就讲道德了(参看《全集》第二十册七四页;第二十一册十七页;第二十二册二七四页.).所以利蓓加说,假如她一年有五千镑的收入,她可以做个好女人(《全集》第二册八○页.萨克雷不是说没有钱就不能讲道德,只说有钱人安享现成,不知道生活困苦可以陷入做不道德的事(《书信集》第二册三五三......三五四页).所以他劝富裕的人别自以为道德高人一等,他们只是境遇好,没受到诱惑罢了(《全集》第二册二七三页).).在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里,萨克雷第一个指出环境和性格的相互关系,这是他发展现实主义的很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