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三)-51-字谜表演
撒兹.贝德温那时还是个文雅的年轻公子,刚从东方回来,这一回演戏就由他主持.在从前,在东方游历过的也算个人物.爱冒险的贝德温在沙漠里勾留了好几个月,住过篷帐,回家后出过游记,更比别人了不起.他的游记里还有他自己的几张像,穿着各种不同的东方衣服.他到处旅行,总有一个相貌丑恶的黑人伺候着,竟是白拉恩.特.波阿.吉尔勃(十九世纪英国小说家司各特历史小说《艾凡赫》(Ivanhoe)中的骑士,他的两个跟班都是黑人.)第二.岗脱大厦的人认为贝德温.他的黑奴和他的东方服饰非常有用,很欢迎他.
第一段戏就由他领导演出.幕一开,只见台上一个土耳其军官,头上戴着大大的一绺儿羽毛.这幕戏的背景显然不是现在的土耳其,由服饰上看得出旧式禁卫军还没有取消,回教徒也还没有时行戴那种没有边的小帽子,仍旧裹着巍巍然的旧式头巾.那军官躺在榻上假装抽水烟.为着有太太小姐们在场,不能真的抽烟,只好焚一种香饼子.这土耳其大老爷打了个呵欠,做出种种困倦懒散的姿态.他把手一拍,那个努比亚黑人梅斯罗(《天方夜谈》里有一个喜欢微服夜行的国王,他手下执刀剑的侍从叫梅斯罗.)就出来了.他光着胳膊,戴着钏环,佩着长刀短剑和许多东方饰物,看上去又瘦又高又丑.他以手加额,对大老爷鞠了一个躬.
满堂的看客又害怕又兴奋,女眷们交头接耳的谈论起来.这黑奴是贝德温用三打樱桃酒向一位埃及大官换来的.据说后宫的妃嫔犯了事就给他缝在麻袋里丢下尼罗河去,死在他手里的不知有多少.
贪恋酒色的土耳其人把手一挥,说道:"叫人牙子进来."梅斯罗把贩奴隶的牙子领到军官面前,后面还跟着一个戴面纱的女奴.他把面纱拿掉,屋里的人立刻啧啧地赞叹起来.扮演女奴的是温克窝斯太太(她娘家姓亚伯索朗),眼睛头发美丽极了.她穿一件华丽的东方衣服,乌油油的头发编成辫子,满头珠翠,衣服上挂着一个个大金洋钱.可恶的回教徒表示为她倾倒.苏拉嘉双膝下跪,哀求他放她回到故乡山里去,因为她的息加新爱人正在为她伤心.铁石心肠的哈撒不但不理她,说起息加新的新郎,乐得直笑.苏拉嘉凄楚动人的掩着脸倒在地上.在山穷水尽的当儿,基色拉大人走了进来.
他大人特地传苏丹的旨意.哈撒接过圣旨,顶在头上,惶恐得颜色大变,传旨的黑人却恶狠狠的满面得意(他还是梅斯罗,不过换了一件衣服).军官叫道:"饶命!饶命!"基色拉大人狞笑着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弓弦来.(相传古代土耳其人用弓弦当作处死犯人的刑具.)
他刚刚拿起这凶器预备下手,幕下来了.哈撒在里面大声叫道:"前面二个音节有了!"罗登.克劳莱太太即刻也要上场,这时特地走出来恭维温克窝斯太太,说她的衣服又美丽,又典雅.
接着,第二幕开始了.布景仍旧带着东方色彩.哈撒换了一件衣服,摆足功架坐在苏拉嘉身边.在这一幕里苏拉嘉和他融洽得很,基色拉大人也变了个和顺的奴隶.开幕时太阳在沙漠里升起来,所有的土耳其人匍匐在沙地上,向东顶礼膜拜.没有骆驼可以上台,只好由乐队奏了一支滑稽的曲子,叫做《骆驼来了》.后面摆着一个硕大无朋的埃及人的脑袋(在埃及底比斯(Thebes)附近有一个巨大的人像,传说塑的是在希腊和特洛亚十年战争中显过身手的梅农.日出的时候,人像里会发出音乐来.).这脑袋还会唱歌,而且唱的是滑葛先生作词的滑稽歌.这一下,连戏台上的旅客也吃了一惊.那些东方的旅客像《魔笛》(《魔笛》(The Magic Flute)是莫扎特的歌剧,派格奇诺是歌剧里专能利用魔铃捉鸟的人.)中的摩尔王和派格奇诺,舞着跳着,下台去了.那脑袋大声嚷道:"最后的两个音节也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