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_克利斯朵夫(八)-卷八-女朋友们-01

儿童资源网

约翰_克利斯朵夫(八)-卷八-女朋友们-01


    十分钟后,他就被介绍给谁都见了害怕的无冕之王.那是个身强力壮的男子,年纪在五十上下,矮小,肥胖,又圆又大的脑袋,灰色头发,留着平头,红红的脸,说话带着命令式,声音笨重,浮夸,常常会口若悬河的来一套议论.他在巴黎拿种族平等做幌子.既会做买卖,又会利用人,自私自利,又天真又狡猾,热情,自负,他把自己的事业跟法国的.甚至和全人类的合而为一.他的利益,他的报纸的发达,是和公众的福利息息相关的.他一口咬定谁损害他就是损害法兰西;并且为了打倒一个敌人,他连推翻政府都在所不惜.除此以外,他也不乏宽宏的度量.象有些人在酒醉饭饱之后一样,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喜欢摹仿上帝的作风,不时从沟壑中提拔几个可怜的穷人出来,表现他权势的伟大可以平空白地造出一个名人,或是什么部长之流;只要他愿意,他也能制成君王,废黜君王.他的神通是无限的.倘使他高兴,他也能制造天才.
    这一天,他来"制造"克利斯朵夫了.
    发动这件事的其实是无心的奥里维.
    不为自己作任何钻营,痛恨宣传而避新闻记者如避疫疠一般的奥里维,为了他的朋友却是另一种看法了.他仿佛那些温柔的妈妈,明明是老实的小布尔乔亚,贞节的妻子,为了替无赖的儿子求情,竟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
    奥里维在杂志上写文章的时候,和许多批评家与爱好音乐的人接触的时候,一有机会就提到克利斯朵夫;而从某些时候以来,他很奇怪的发觉居然有人听信的话,周围有个好奇的运动,有些神秘的传说,在文学集团与上流社会中传布.这个运动是怎么来的呢?是最近英德两国演奏了克利斯朵夫的作品在报上引起的回声吗?其中似乎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原因.但巴黎有般善观气色的人,比着圣.雅各街的气象台更有把握能在前一天预测酝酿中的风向,知道明天那阵风会吹点儿什么东西来.在这个神经质的大都市中,有的是使人震颤的电流,有的是看不见的光荣的波浪.一个将升的明星跑在另外一个明星前面,沙龙里流行着一些渺茫的传说,到了某个时间,就会在一篇广告式的文字中宣布出来,粗声大气的喇叭把新偶像的名字吹进最麻木的耳朵.这阵喧闹往往把它所颂扬的人的第一批最好的朋友吓跑了.其实这种情形还是应当由第一批最好的朋友负责的.
    因此奥里维和《大日报》那篇文字也脱不了干系.他利用人家对克利斯朵夫的关切,很巧妙的透露些消息,刺激大众的情绪.他不让克利斯朵夫和新闻记者直接发生关系,免得闹笑话.但他依着大日报馆的请求,暗中使克利斯朵夫和一个记者在某咖啡店不露声色的见了一面.所有这些预防的措置更引起人家的好奇心,使克利斯朵夫显得更有意思.奥里维从来没跟新闻界打过交道,想不到开动了一架可怕的机器,......你一朝拨动之后,再要加以控制或要它减缓一些是办不到的了.
    他在上课去的路上读到《大日报》的文字,不禁吓坏了.他没料到有这一下.他以为报纸一定要等到把所有的材料收齐了,对于他们所要谈的人认识更清楚之后,方始动手写文章.这想法真是太天真了.倘使一份报纸肯费心发现一个新人物,当然是为了报纸本身,为了和同行争取发见新人物的荣誉.所以它得赶紧,完全不管对这新人物是否了解.而被捧的人也决不会抱怨别人误解;一朝有人捧了,那他当然是被人相当了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