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_克利斯朵夫(八)-卷八-女朋友们-01
为了排遣心中的愁闷,他又上疏阔已久的戏院去.他觉得,对于一个想观察热情和记录热情的音乐家,戏院是一所极有意思的学校.
这并非说他对法国戏剧比他初到巴黎的时期更有好感.他除了不喜欢那些永久不变的.平板的.火暴的题材,老是分析爱情的那套心理学以外,还认为法国人的戏剧语言也是虚伪的,尤其在诗剧方面.他们的散文与韵文,跟民众的活语言和民众的特性都毫不相干.散文是一种做作的语言,上焉者象社交版记者的笔调,下焉者象粗俗的副刊文章.至于诗歌,恰如歌德所说的:"越是那些无话可说的人越喜欢写诗."
它是一种冗长的,装腔作势的散文;心中一无所感而勉强制造出来的形象,使一切真诚的人都觉得是谎言.克利斯朵夫并不把这些诗剧看得比靡靡之音的意大利歌剧更高.倒是演员比剧本使他感到更大的兴趣.妙的是作家们都在竭力模仿演员."要不是把戏子们的恶习做你剧中人物的粉本,那末你的戏上演的时候决没成功的希望."从狄德罗写了这段文字以来,(即十八世纪以来.)情形并没如何改变.喜剧演员成为艺术的模型.只要一个戏子成了名,他立刻可以有他的戏院,有他的剧作家,......他们会象殷勤的裁缝一般照他的身材定制剧本.
在这些走红的明星中间,有个叫做法朗梭阿士.乌东的,引起了克利斯朵夫的注意.近一二年来大家都为她入迷了.她也有她的剧本供应者,但她并不只演为她特写的剧本.从易卜生到萨杜,邓南遮到小仲马,萧.伯纳到亨利.巴太依,在她相当混杂的戏码内都可以找到.有时,她也在古典诗剧和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漏脸.可是在这等场合,她比较不自在.不论演什么,她总表现她自己,永远只表现她自己.这是她的短处,也是她的长处.她本人没受到群众注意的时候,她的演技并不受欢迎.但一朝引起了大众的好奇心,她无论演什么就都显得出神入化.事实是一看到地,你的确会忘掉那些贫弱的作品;经过她的生命点缀之下,那些作品都显得美了.克利斯朵夫觉得比她所演的作品更动人的,倒是这个由一颗陌生的灵魂塑成的.女性的肉体之谜.
她的侧影美丽,清楚;象悲剧中人物,可不象罗马女子那么轮廓鲜明.她的细腻的,巴黎人的线条,和约翰.古雄的雕像一般,好比一个少年男子.鼻子虽短,很有姿态.美丽的嘴巴,嘴唇很薄,有一道悲苦的皱痕.聪明的脸蛋,清瘦,年轻,有些动人的表情,反映出内心的痛苦.下巴的模样显出她性格强硬.皮肤惨白.惯于不动声色的脸,照旧象镜子一样反射出她的心灵.头发,眉毛,都很细腻.变化莫测的眼睛,又是灰灰的,又是琥珀色的,闪着或青或黄的光彩,象猫眼.她表面的神态也跟猫一样的迷迷惘惘,半睡半醒,可是睁着眼睛,窥伺着,永远提防着,常常会突然之间发性子,流露出她隐藏的残忍.身材并没看起来那么高,身体也没看起来那么瘦,她肩头和胳膊都很好看,一双手又长又软.衣着和头发的式样都很大方,素雅,不象某些女演员的不修边幅或是过分的修饰,......虽然出身低微,本能上却是一个贵族,......这一点又是象猫.她骨子里还有非常强悍的性格.
她年纪大概不到三十岁.克利斯朵夫在伽玛希那边听见人家谈到她,用粗野的口吻表示对她佩服,仿佛谈论一个很放浪的,聪明的,大胆的女子,极有魄力,极有野心,可是泼辣,古怪,暴烈;据说她没成名以前曾经沦落风尘,得志以后便尽量的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