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一)-编者的话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一)-编者的话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伟大的作家.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他同巴尔扎克一样,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一九八七年以来,法国好几家有影响的出版社,竞相重新出版普鲁斯特的名作《追忆似水年华》;评论和研究普鲁斯特创作成就的各种学术活动,也在法国及欧美许多国家广泛地开展起来.这股热潮的重新出现,充分显示出普鲁斯特这部巨著的价值及其影响.
  《追忆似水年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文学创作上的新观念和新技巧.小说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普鲁斯特的这种写作技巧,不仅对当时小说写作的传统模式是一种突破,而且对日后形形色色新小说流派的出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对于这位作家具有传世意义的这部巨著,至今竟还没有中译本,这种现象,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显然都是不正常的.正是出于对普鲁斯特重大文学成就的崇敬,并且为了进一步发展中法文化交流,尽快填补我国外国文学翻译出版领域中一个巨大的空白,我们决定组织翻译出版《追忆似水年华》这部巨著.
  外国文学研究者都知道,普鲁斯特的这部巨著,其含义之深奥,用词之奇特,往往使人难以理解,叹为观止,因此翻译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了忠实.完美地向我国读者介绍这样重要的作品,把好译文质量关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在选择译者的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的努力.现在落实下来的各卷的译者,都是经过反复协商后才选定的,至于各卷的译文如何,自然有待翻译家和读者们读后评说,但我们可以欣慰地告诉读者,其中每一位译者翻译此书的态度都是十分严谨.认真的,可以说,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为了尽可能保持全书译文风格和体例的统一,在开译前,我们制定了"校译工作的几点要求",印发了各卷的内容提要.人名地名译名表及各卷的注释;开译后又多次组织译者交流经验,相互传阅和评点部分译文.这些措施,对提高译文质量显然是有益的.
  关于此书的译名,我们曾组织译者专题讨论,也广泛征求过意见,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译法:一种直译为《寻求失去的时间》;另一种意译为《追忆似水年华》.鉴于后一种译名己较多地在报刊上采用,按照"约定俗成"的原则,我们暂且采用这种译法.我们期待着广大读者的批评与指正.
  一九八九年一月
  安德烈.莫罗亚作
  施康强 译
  
  对于一九○○年到一九五○年这一历史时期而言,没有比《追忆似水年华》更值得纪念的长篇小说杰作了.这不仅仅因为普鲁斯特的作品象巴尔扎克的著作一样规模宏大.别的人写过十五部或二十部小说,有时还颇具才气,但是总不能给人以得到一种启示,读到一个总结的印象.这些作者满足于开发众所周知的"矿脉";马塞尔.普鲁斯特却发现新的"矿藏".《人间喜剧》把外部世界作为自己的领地;它囊括金融界.编辑部.法官.公证人.医生.商人.农民;巴尔扎克旨在描绘,他也确实描绘了整整一个社会.相反,普鲁斯特的一个独到之处是他对材料的选择并不在意.他更感兴趣的不是观察行动本身,而是某种观察任何行动的方式.从而他象同时代的几位哲学家一样,实现了一场"逆向的哥白尼式革命".人的精神重又被安置在天地的中心;小说的目标变成描写为精神反映和歪曲的世界.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