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下)-第三卷-第八篇-战争计划(草稿)-第九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下)-第三卷-第八篇-战争计划(草稿)-第九章


    现在我们来研究第一个原则的第三点,即次要行动应该尽可能地保持着在从属地位上.
    由于力求把整个战争行为归结为一个简单的目标,并尽可能地通过一次巨大的行动来达到这个目标,交战国发生接触的其余地点就部分地失去了独立性,那里的行动就变成从属的行动.如能够把一切行动完全归结为唯一的一次的行动,那么,发生接触的其余地点就完全失去了作用,不过,这种可能性是很少的.因此,重要的正是不要抽调过多的兵力用在次要地点而削弱主要行动.
    首先我们认为,即使不可能把敌人的全部抵抗归结为一个重心,也就是说,如我们已讲过的一样,必须同时进行两个几乎完全不同的战争,战争计划仍必须遵循这个原则.我们必须始终把其中一个战争看作是主要的,首先就应该根据它来安排兵力和行动.
    据这个观点,只在一个主要方向上来采取进攻而在另一个方向上采取防御是合理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在另一个方向上也采取进攻才会是正确的.
    我们其次,应该以尽量少的兵力来进行这种次要地点上的防御,并且要努力利用防御这种抵抗形式所能提供的一切利益.
    敌人的军队如果属于不同的国家,但依然有一个战区是它们共同的重心,那么,我们这个观点就更适用.
    如果次要战区的行动也是针对必须给予主要打击的那个敌人的,那么,依据我们这个观点,在次要战区就不能进行防御了.此时,主要打击正是由主要战区的进攻和根据其他原因采取的次要战区的进攻构成的,而主要打并击没有直接掩护的各个地点上的防御,都已经成为不必要的了.这时一切都取决于主力决战,一切损失都会在主力决战中得到补偿.如果兵力足够,有充分的根据可进行这样的主力决战,那么,就不能因主力决战可能遭到失败而努力在其他地点上避免损失,因为这样做正好会使失败的可能性增大,而且在我们的行动中就会因而产生矛盾.
    甚至在整个进攻的每个环节上,次要行动也应该服从于主要行动.可是,究竟这一个战区的哪些兵力和那一个战区的哪些兵力应该去进攻共同的重心,这大多均取决于另外的一些原因,这里只能指出,我们必须力求使主要行动居于主导地位,越是使主要行动居于主导地位,一切就越简单,受偶然性的影响也就会越少.

    第二个原则为迅速使用军队.
    无谓地消耗时间,走不必要的弯路都是力量的浪费,因而是战略所不够容许的.更重要的是应该记住,通常说,进攻的唯一优点几乎也只在于揭开战争序幕的出敌不意.突然性和不断前进是进攻的最有力的两个翅膀,特别在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进攻中,它们更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理论的任务是找到通向目标的最近的途径,根本就不应该去漫无边际地争论从左边还是从右边.向这里还是向那里的问题.
    若回忆一下我们在《战略进攻的目标》一章中关于国家的心脏所谈论的内容,以及在本篇第四章中关于时间的影响所谈的内容,那么,不作进一步的说明就完全可以明白,迅速使用军队这个原则确实是有我们所指出的那种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