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论(上)-第一卷-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一章

儿童资源网

战争论(上)-第一卷-第一篇-论战争的性质-第一章


    (第三种相互作用)
    六 在现实中的修正
    在纯概念的抽象领域里,因为思考的对象是个极端的东西,是一场自行其是的.除了服从本身内在的规律以外不受任何别的规律约束的那些力量的冲突.思考活动在达到极端之前是决不会停止的.所以,如果我们要在战争的纯概念中为提出的目标和使用的手段找到一个绝对点,那么在经常不断的相互作用下,我们就会陷入玩弄逻辑所引起的无法捉摸的概念游戏之中,就会趋向极端.如果要坚持这种追求绝对的态度,不考虑一切困难,而且一定要按严格的逻辑公式,认为每一次都必须最大限度地使用力量,无论何时都必须准备应付极端,那么这种作法只是纸上谈兵,一点也不适用于现实世界.
    即使使用力量的最大限度是一个容易求出的绝对值,我们仍然只能承认,人的感情是很难接受这种逻辑幻想的支配的.假使接受了这种支配,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就会造成力量的无谓浪费,这必然同治国之道的其他方面发生抵触,同时还要求意志力发挥到同既定的政治目的不相符的程度,这种要求是不能实现的,因为人的意志向来都不是靠玩弄逻辑获得力量的.
    假如我们从抽象转到现实,那么一切就变化了.在抽象领域中,一切往往被想象得尽善尽美,我们必然会想象作战的这一方同那一方一样不仅在追求完善,并且正在达到完善的地步.但在现实中真是这样的吗?除非在下列情况下才会如此:
    (1)战争是突然发生的.跟以前的国家生活没有任何联系的和完全孤立的行为;
    (2)战争是唯一的一次决战或是若干个同时进行的决战;
    (3)战争的结局,对战后政治形势的估计不会对战争发生任何影响是绝对的.
    七 战争决不是孤立的行为
    有关上述第一点,我们以为,敌对双方的任何一方对另一方来说都并非抽象的,即使是意志这个在抵抗力中不依赖外界事物的因数,也不是抽象的.战争不是突然发生的,其扩大不是瞬间的事. 意志并非完全不可知的,它的今天预示着它的明天.因此双方的任何一方大多可以根据对方是怎样的和正在做什么来判断他,而不是根据对方(严格地说)应该是什么样的和应该做什么来判断他.人都是不完善的,总不能做到十全十美的地步,这种双方都存在的缺陷就成为一种缓和因素.
    八 战争不是短促的一击
    关于上述第二点,我们的看法如下.
    假使在战争中仅有一次决战或者若干个同时进行的决战,那么为决战进行的一切准备就自然会趋向极端,因为准备时的任何一点不足,在将来都无法挽回.并且,在现实世界中可以作为衡量这种准备的根据的,至多只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敌人的准备情况,其余一切都是抽象的.但是,如果战争的结局是一连串连续的行动的结果,那么前一行动及其一切现象自然就可以作为衡量下一行动的尺度.如此,现实世界就代替了抽象概念,从而缓解了向极端发展的趋势.
    可是,如果同时使用或者能够同时使用全部用于斗争的手段,那么每次战争就只能是一次决战或者若干个同时进行的决战.一次失利的决战势必令这些手段减少,因此,如果在第一次决战中已经全部使用了这些手段,那么事实上就再也不能设想有第二次决战了.以后继续进行的一切军事行动,只是它的延长而已,实质上都属于第一次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