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看到在他周围有大群明智的人,他们在听他的话,刺激他,赞扬他,以卑鄙的焦急心情等待着从他嘴里吐出来的箴言,并且以欢乐的回响惊呼他说的每一句失礼的话时,他自己的心里会怎么想?一个人的脑袋对于所有这些虚伪的喝采将难于承受:请您判断一下,他的脑袋将变得怎样!有这样的孩子们的胡言乱语象天文年历的预言一样;如果在如此多的空话里偶然碰到一句话和事实相符,那将是一个奇迹.听众阿谀奉承对于本来为自己盲目的溺爱搞胡涂的可怜的母亲,以及自己不知自己在说些什么而看到大家在为此而赞扬他的孩子,请您想象那会是怎样的情况!您不要以为我为了分辨错误时我自己能保证不上当.不,我看到错误,我也会陷进去;可是如果我赞扬我孩子的正确意见时,我至少是偷偷地赞扬的;在看到我赞扬时,他不会学了后变为喋喋不休和夸夸其谈的人;而那些吹捧的人使我重复这些话时,并没有嘲笑我的弱点的兴趣.
"有一天我们来了客人,我去吩咐了几件事后回来时,看到四五个大傻瓜正在跟他玩耍,他们准备夸张地对我讲起刚才听到的一些我听了会感到非常有趣的话,而他们听了也都很赞赏.我相当冷淡地对他们说:'先生们,我不怀疑你们能叫木偶讲很有趣的事;但我希望有一天我的孩子们会成为大人,于是他们便会凭自己来行动和说话,那时我将满心高兴地听到他们说出和做出一切好事,.人们自从看到这种讨好的方法没有用时,他们便把我们孩子真正当做孩子而不当做小丑一般玩耍,他们之间不再耍把戏,人们不再吹捧他们时,孩子们显然变得更好了.
"关于提问题,我并非不加区别地一律不准他们提.我是第一个对他们讲到要特别温和地对他们父亲或者我提出他们需要知道的一切问题;但我不能容忍他们打断严肃的谈话来使大家都从事于他们头脑中临时发生的古怪念头.提问的艺术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容易:须知这与其说是弟子的艺术,还不如说是老师的艺术.应当已经学会了很多东西,才知道询问所不曾懂得的东西.印度人有句谚语:'智者知道并且询问,但愚者甚至不知道询问什么,.(没有这种科学的初步知识,自由的孩子们几乎都只提出些这谚语引自夏尔丹②第V卷,第170页.......卢梭原注
②夏尔丹(Jean Chardin,1643—1713):法国旅行家.他在印度和波斯漫游,常年居住在伊斯巴汉,回欧洲后出版了《波斯国王苏里曼三世的故事》(1670年).第二次旅行后出版了《波斯和东印度游记》(1686年).其后在英国定居,任英国东印度公司在荷兰的代理人.......译注)毫无意义的愚蠢的问题,或者深奥和麻烦的问题,它们的解答超过他们的能力,而且因为他们不应当什么都知道,因此他们没有什么都问的权利.所以一般地说,他们不如由人家向他们提问而不要由他们自己提问题进行学习,道理就在于此.
"即使这种方法可以达到一般所设想的用处,但对于他们首先和最重要的难道不是谨慎和谦虚吗?难道他们还要学会什么其他东西来掩盖这点吗?那么在孩子们心目中,在未到说话年龄时就开口说话并放肆地盘问大人们来屈服他们的那种权利时会产生什么影响呢?这种喋喋不休的小小提问者,他们问问题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惹人讨厌,使所有的人都注意他们,而且他们唠叨的兴趣与其说是为了自我教育,还不如说是为了看到有时他们不审慎的提问会使大人们陷于困境而感到高兴,以致每个人看到他们张嘴时就立刻感到忧愁.总而言之,这并不是教育他们的方法,而是使他们鲁莽和浮夸;我认为这些缺点超过了这种方法的好处,因为随着愚蠢的逐步减少,但是浮夸却在逐步增加.
"可是这种长时间的限制可能的害处是我的儿子到了理性的年龄时会在交谈方面较不轻快,说话时较不活泼和较不丰富;但在考虑到说无聊话过生活的习惯会使他的智慧狭窄,我把这种幸运的贫乏看做是优点而不是缺点.游手好闲的人对自己始终感到无聊,竭力对娱乐的艺术表示非常重视;人们便说处世之道在于只要说些无聊的话,就像仅仅送些无用的礼物一样;可是人类社会有着更高贵的目的,它的真正的快乐有着更坚实的目标.真理的器官,人的最值得的器官,它的使用是人与禽兽的唯一的区别,人被赋有它是为了大大地优于禽兽的叫声.当他说起话来等于什么也没有说时,他便退化到禽兽之下,而人即便在消遣中也应当是人.如果人家认为无聊的唠叨使大家震惊是合乎礼仪的话,我却认为重视其他人优先说话比自己大放厥辞,同时表示自己由于太尊敬他们所以不能用些傻话来取悦他们,这更是真正的礼仪.我们最追求和最感到亲切的上流社会的良好习俗不是叫人在那里炫耀自己而是炫耀人家,并出于谦逊而不要触犯他们的自尊心.一个人只因克制和审慎而不说话的有才智的人会被人看做傻瓜,这点我们并不怕.在随便哪个国家,人们不可能因为一个人没有说话而审判他,也不会因他沉默而鄙视他.相反地,人们一般敬重沉静的人,倾听他们所说的话,当他们说话时大家都很注意;让他们选择说话的机会,而且他们所说的,什么都不会被忽视,他们对一切都占有优势.即使是最聪明的人在长篇大论中,头脑也很难始终保持清醒,很难不在嘴里漏出几句空暇时觉得后悔的话来,因此他宁可不说些好话而不愿冒说坏话的危险.最后,他的沉默不是智慧上的缺点,如果他不说话,不管他是怎样谨慎,问题是在跟他在一起的那些人身上.
"然而从六岁到二十岁有很长的一段路;我的儿子不会总是个孩子;当他的理智开始觉醒时,他父亲的意图是尽量让它发展.至于我,我的使命到那时就将完成.我养育孩子,并不抱培养他成人的大志."她望着她的丈夫说,"我希望更有资格的人来负担这崇高的任务.我是妇女和母亲,我知道我所处的地位.我再说一次,我负担的任务不是教育我的孩子,而是准备让他们受教育.
"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是按照德.伏尔玛尔先生的方法逐项去做的,而且越深入,我就越感到它的优点和正确,也符合于我的方法.您可以想象我的孩子,尤其是那个大的:您不是知道他是地上最幸福.最快乐.最不惹人讨厌的孩子吗?您看到他们整天跳跃.欢笑.奔跑,从来不妨碍别人.适合于他们年龄的那些娱乐或独立性,他们有哪样没有享受到或被滥用呢?他们当着我的面,或者在我不在时同样没有什么拘束.恰好相反,有他们的母亲在身旁,他们会感到更有信心,我虽然是他们受到的一切严厉的制造者,他们却总认为我是最不严厉的,因为我不能忍受他们不认为我是他们在世上所最钟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