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女将秦良玉

儿童资源网

传奇女将秦良玉

  论功行赏时,石柱白杆兵战功卓著,被列为川南路第一有功之军,秦良玉初露锋芒,立下汗马功劳。朝廷因秦良玉为女性而未授职,赐以银牌十面、锦缎百匹,“女将军”的英名远播四方。而马千乘、秦良玉夫妻并未因此骄矜,仍一如既往地练兵、生活。

  〔说起此次杨应龙叛乱,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太多痕迹,最大的影响,可能是明朝廷自此以后将播州一分为二,分属四川、贵州两省,置遵义军民府,乃有今日之贵州,以及今日之遵义。〕

  天降横祸拆鸳鸯

  时光在平淡中流逝,十几年转瞬即过。秦良玉夫妻和睦,石柱被治理得井井有条,独子马祥麟也成长为一个英俊少年,生活似乎十分平静而祥和。然而上天总是不会让人生一帆风顺,秦良玉肯定不会想到自己即将面临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打击。

  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锦衣卫突然出现在石柱,宣读圣旨,以石柱部民状告马千乘为由,将马千乘逮入云阳狱。秦良玉大惊之余,立即四处活动,打听到事情的真正缘由。

  此时的大明王朝,事实上已经是外表光鲜,内里摇摇欲坠,一代名臣张居正改革所取得的成果早已消耗一空。神宗皇帝不上朝已经二十多年,文官热衷于党争,武将致力于贪饷,政治军事形势恶化不说,经济形势也是十分糟糕,岁收远远不能满足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国库常常空得能饿死老鼠。

  于是明神宗想出了开矿敛财的招数,向各地派出大量宦官充任矿监,四处寻找可以开采的矿脉。而税监在聚敛财富的过程中,经常是无中生有,随意征用民夫矿徒开采,并且到处竖旗建厂,巧立名目,穷乡僻壤,米盐鸡豕,无不征税,百姓陷入了更深的灾难。朝野反对声不绝于耳,而明神宗充耳不闻。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四川矿税总监邱乘云来到石柱。邱乘云以石柱有银矿为由,下令凡居住在矿脉之上的百姓一个月内全部搬迁,官府不给予任何补偿。

  百姓们十分恐慌,想到宣抚使马千乘历来爱民如子,只有求他代为说情。马千乘与秦良玉商议后,自己拿了五千两白银送上,请求勿骚扰百姓。邱乘云见钱眼开,同意了,不过要求贿银再加一万两。当地官民又凑了一万两白银奉上。

  不料消息走漏,邱乘云臭名扬于外。他不由迁怒于马千乘,便将这一万五千两白银送往京城,面呈明神宗。并附密奏一道,称:“石柱土司马千乘向奴婢行贿白银一万五千两,阻挠开矿。现将此银献与皇上,听候处置。”明神宗见报,下诏将马千乘逮入大牢,听候查处。

  弄清楚了前因后果,秦良玉立刻四下里奔波营救。可是这个时期的朝廷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皇帝不见大臣,内阁只有首辅叶向高一人累死累活,刑部更是连尚书和侍郎都缺人,衙署空空,无人理政。秦良玉在京师四处疏通,毫无进展。马千乘在狱中关了三年多,竟然连罪名也无一个。他郁闷百结,难以释怀,最终病殁于狱中。

  这一下,石柱一带民情激愤,人人都要拿下邱乘云为马千乘抵命。邱乘云手下那些开矿的爪牙,也被石柱军民打得抱头鼠窜。一下子变成孤儿寡母的秦良玉强忍住失夫的悲痛,以大义为重,殡敛丈夫后,未生出任何不臣之心,反而亲自安抚石柱军民。

  事情捅到明神宗那里,两种说法互相矛盾。明神宗也不想把事情闹大,也就含糊过去算了。邱乘云知道地头蛇不好惹,也就罢了手,另寻财路。

  最终,明神宗毕竟觉得有愧,仍保留了马千乘石柱宣抚使的世袭职位。而这时马家的独子马祥麟尚未及冠,兵部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文武兼长,所以授命她继任了丈夫的宣抚使职务。

  秦良玉毅然接过丈夫遗留下来的千斤重担,继续训练白杆兵,管理石柱民众,尽心尽力,保住了石柱的安谧昌平。

  〔说来苍天有眼。数年后的某夜,邱乘云在重庆府衙内,不知被何人取走了他的脑袋,他生前所得的赃银六十余万,也都作为矿税归入皇家内库。此举是否是武艺高强的秦良玉所为,也是一个永远的谜了。〕

  碧血忠魂守辽东

  随着后金努尔哈赤的崛起,大明的形势日益恶化。 万历四十六年正月,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誓师攻明,四月陷抚顺。

  万历四十七年四月,历史上著名的萨尔浒之战爆发,明军大败,名将杜松、刘珽(就是在抗倭援朝战争及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中均立下大功的那位)皆阵亡,士兵身亡者四万五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