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儿童资源网

真正的教育在于唤醒


  《人民教育》、《江苏教育》都说我是一个不断追梦、圆梦的校长。其实,我就是在学校的不同发展阶段预设下阶段的奋斗目标,唤醒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美好未来的渴望,在思想上鼓励他们,甚至亲自站在一线的舞台上与他们共同战斗,使他们树立起一定能实现这种目标的决心。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永不停息,高速前行的氛围,构建全校共同的愿景,积淀属于学校本身,富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长应是演说家。演说是展示才情的咏叹调,更是坦露思想的健美操。国旗下,大会上,校长的演说是歌唱真理,传播文明,赞美生活,燃烧激情,鼓舞人心。校长的成功演说是把理想的光辉献给双眸,把希望的钟响输入耳鼓,把人生的智慧注进脑髓。当然激情澎湃的话语是唤醒的外延,真正的内涵则是校长的智慧管理。校长的智慧是微红的烛光,让人感悟什么是温馨;校长的智慧是闪烁的星辰,让人追询什么是深邃;校长的智慧不同于左右逢源的自鸣得意,不同于当家理财的精明能干;校长的智慧不是老板监工的雕虫小枝,而是夸父逐日的雄才大略。校长不懈的呐喊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
  一是放眼未来5-10年的学校发展,思考与把握国家政策、区域发展实际和学生的个体需求。我反说古人的一句话——烹小鲜如同治国家,校长立足于一个学校,便以学校为天下。制定目标要长远大气,审时度势要明晰透彻,鼓动号召要富有激情,开展工作要扎实细致。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我全力推动引进外教的举措和此前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出国修学计划等一样曾引起轩然大波。可当年,我校即获得第一张县级初中外国人居住点许可证和国家外国专家管理局办反的聘请外籍教师许可证,并得到市、县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周边县、市、开发区、学校纷纷来共享外教资源。现在的东洲国际交流中心已是个品牌,是一个拥有相对独立人事编制的实体。这项计划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国家改革开放渐趋成熟,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比邻的上海已有其成功的经验,我们虽只是县级市,但与上海隔江相望,开发区建设非常成功,已引进多家外资企业,国外管理、生产人员渐多。学生常与老外面对面,有了交流的欲望。东洲中学这匹骏马正是基于这种唤醒,无需扬鞭自奋蹄了。
  二是洞察转瞬即逝的时机。当机遇站在你身边时,所有人都会很兴奋,都会产生一种建功立业的冲动,这时校长要及时准确地抓住时机,不仅可以使学校的发展走上一个新台阶,而且还能得到振臂一呼,应者如云的空前团结,增强学校的凝聚力。2003年新加坡公办排名首位的华文特选学校德明政府中学校长陈添福先生率师生访华团来校,学生插班就读,我们做了充分有礼、有节的接待。近两周时间内各项活动丰富、反应热烈,一举奠定了两校联谊关系。每年暑假都会有学生只需支付机票就可在对方学校免费短期学习、生活。为我校师生赴英、美、澳等国境外修学、开阔视野外又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
  三是靠校长的人格魅力。作为校长,首先是学校的精神领袖,然后才是行政领导。作为精神领袖,校长的眼光是澄明的,思想是扩张的,智慧是创新的;话语是亲和的。作为精神领袖,校长就是真理的崇拜徒、灵魂的工程师、事业的执著狂、生活的点评家,他用自己的头脑解放别人的头脑,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周围人追求理想的热情。他的管理追求的是真、美、善,是和谐,是贴近自然的发现,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理想与精神的唤醒。校长应当有格言,校长的格言(或直接或迂曲)平实而深刻,鲜活而凝重。校长格言是校长思想的精品、理念的浓缩,是校长本人的宣言、校园精神的基石。既有深刻的思想、厚实的理论、卓越的实践,又以鲜活的言辞、空灵的笔触去激发师生心底那根玄妙的音弦。
  呐喊是个起点,唤醒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而过程的艺术化则需要从校长的自身的诸方面来实现。校长应做的是不断学习,丰富自己,增加人生的宽度;不断研究,提升自己;不断发现教师、学生闪光的地方,用沟通、理解、倾听的态度来同老师、学生交流教育的故事,用自己人格的魄力来感动每一个家长、老师、学生;不断地拿出金点子,唤醒学校发展潜能,增加自己的魅力指数,成为全校的精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