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数学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目,它寻求蕴藏于周围世界和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模式,并将之抽象出来。所以学习数学的关键不是得到题目的答案,而是探询题目的解题思路,总结解题的模式,敢于在解题之前对问题的答案进行猜想。有专家认为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而不仅是关于数的科学,这种认识就决定了数学对人们思维的训练作用在所有科学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人们又称数学为“思维的体操”。
四十
了解小学数学教育的变化
小学数学教育的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及其应用的迅速发展与普及,数学的性质和应用途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数学的应用性不仅没有被替代,反而显得更加重要,数学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特点更加突出,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世界各国小学数学教育发生了悄然变革,从以前注重计算到现在注重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家庭教育要体现这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家长不要仅仅注重孩子计算技能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数学意识,形成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观念,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家长要了解孩子数学学习的内容:
•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分数及简单分数的加减法,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小数及其加减法,认识梯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整数的混合四则运算等。这是我国小学教育的传统重点。
•数学意识:数学意识是指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为了让孩子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地提高数学意识,要尽量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机会接触现实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使孩子意识到在他们周围存在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并养成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观察和认识事物的习惯,逐步形成把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示为数学问题的意识倾向,养成主动地从数量上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例如对于客观事物和现象数量方面的某种敏感性,包括对数的相对大小做出迅速、直接的判断,以及能够根据需要做出迅速的估算。数学意识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逐步培养。
•解决问题:利用数学意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数学意识,正在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进行的中小学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小学数学能力的关键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问题一般是现实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非常密切,这就为家长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意识提供了可能。
•数学交流:数学是一种语言,一种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的高级语言,它能够简洁而确切地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很多国家加强了数学交流教育,鼓励孩子将数学看作一种交流信息的基本工具。数学交流是孩子必备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阅读并理解数学课本,并把数学研究和问题解决的结果向别人表达,包括读、写、说的能力。但是,在我国的数学教育中,交流的重要性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思维能力:以往主要关注逻辑思维能力,即抽象、概括、演绎、推理,现在世界各国小学数学教育还关注那些与思维活动密切相关的观察、分析、比较、猜测、直觉等能力。思维能力需要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逐步培养。
四十一
形成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即使是最简单的小学数学,即使是当前的小学数学非常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数学的抽象性特点仍然非常明显。很多孩子最初对语文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感,但是对数学却没有这种感受。小学四年级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开始破茧而出,对数学比较容易产生一种好奇感,如果家长引导得当,不难形成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