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是怎么发现和培养“神童”的

儿童资源网

美国是怎么发现和培养“神童”的


  其实,美国天赋班的教学是在企图回答学数学的目的问题:数学不仅仅是计算、测量、应用公式;数学的实质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方式;也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新的发现及发明的领域。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学数学并不一定是目的,而是通过学数学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同时,通过学数学来理解世界、来理解世间与之有关的各种现象。
  许多美国人相信:学数学不是目的,因为数学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解释世间许多现象的工具,是训练思维能力的手段。
  许多中国孩子学数学本身就是目的。说得更“俗气”更“直白”些:学数学是为了高考。难怪,许多理科生谈“数”色变,把物理看作“无理”……
  美国“神童”怎么培养创造性?
  我在<<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中,对“创造”的概念有较完整的阐述:
  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所谓“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包括方法、理论、产品、事物等。也就是说,创造必须具有两个要件: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不“造”出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只能是天花乱坠的想入非非。
  创造首先要“创”,没有“创”就根本谈不上“造”。不走出第一步,哪来第二步?!然而,“创”的天敌是常规、经验、常识、理智、习惯、理论、正确、成功……总之,过去的一切,都可能是“创”的障碍。
  因此,鼓励孩子打破常规,是迈出“创”的举步艰难的第一步。第一步该怎么走?“创”的步子该怎么迈?美国天赋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些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  
  为便于理解,我试用中国的内容来叙述美国天赋教育是怎样用“牛头不对马嘴”的方式来打破常规的:你可以先列出五个栏目,“人物”、“目标”、“障碍”、“努力”、“结果”;然后让孩子在这五个栏目下填上相关的内容。如:
  “人物”  “目标”“障碍”  “努力” 结果”
  ------------------------------------------------------------------------------------
  0.李响   0.足球女名记   0.不懂足球  0.接近米卢0.出版<<零距离>>
  1.李铁1.英超1.天赋有限1.加练   1.骨折
  2.刘晓庆  2.亿万富姐 2.各类敌手2.成立各种公司 2.吃官司
  3.王海 3.打假 3.造假者的实力  3.打官司   3.毁誉参半
  4.班主任   4.优秀班级  4.学生不配合   4.家访   4.升教导主任
  5.爸爸 5.公司经理  5.没有文凭   5.上夜校 5.下岗
  6.妈妈6.孩子的前途 6.孩子IQ不高6.压孩子学习 6.被叫“母老虎”
  7.黄全愈   7.素质教育7.高考   7.写书、讲学 7.买账的不多
  8.连战8.两岸和平   8.台独 8.访问大陆   8. 赞同者激增
  9.章子怡9.奥斯卡金奖9.英语太臭  9.请洋家教9.上<<时代>>封面
  当这些栏目都填上内容后,我们可以让孩子根据学生证号码的最后五位数,或者自家电话号码的最后五位数的数字排列,得出新的组合。然后,再根据这个新的“牛头不对马嘴”的组合,进行创造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