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陷入“3P羁绊”的孩子,陈年后是否能摆脱“不断立志却害怕失败不断放弃”的心态的?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首席面试官、《下一代的竞争力——全球化时代孩子应具备什么素质》的作者蒋佩蓉在评价《虎妈战歌》时指出:“对于每一个中国式教法所创造的奇迹,我们都要耐心等待后续章节的展开,作者在谈论她的方法是如何成功,而我们拭目以待,看这成功能持续多久。”
中国家长同样应该评估,在完美期待下自己的孩子将来会是抑郁、瘫痪,还是真的完美,而这完美能持续多久?
不放松的控制
“你家孩子回家关门写作业吗?我家孩子老是关门,该怎么办?”一位初一孩子的妈妈发在QQ群里的帖子充满忧虑。孩子关门了,他们在里面干什么?管孩子他会不会逆反?不管孩子万一不认真学习怎么办?讨论来讨论去,过来人的经验、在职教师的教导,最后结论是:一定不准关门,家长要监督,否则成绩会下降。
纳塔莉亚.金斯堡在《小的美德》中写道:
他们在书桌边咬着笔杆子发呆,甚至在这时候我们也没有权利去数落他们太多!也许在我们看来的闲的无聊虚度时光,而实际上则是在发挥想象,进行思考,日后将会结出累累硕果呢?如果他们最好的精力和天分看起来都被浪费了,他们躺在摇椅上看一些傻子才会看的小说,或是在操场上疯狂地踢足球,这个时候我们既不知道一个人的天才和精力是否真的被浪费了,也不知道明天他们是否以一种被我们忽视的或是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方式,结果实。因为精神的可能性是无限的,但是我们没有必要让他们去追赶父母(听从父母的意愿),带着失败的焦虑之情。
相信大部分中国家长读了这段话,一定会嗤之以鼻,批评作者的迂阔:精神的可能性有限也好无限也罢,像你这样任凭孩子随心所欲,孩子一定成绩平平,在中国基本上会被淘汰。幸好你不在中国,如果你在中国,分数至上,所有可能性都必须让路。
一位很用心教子的爸爸,阻止了孩子成为中国比尔.盖茨的可能:
我孩子觉得学习不好的同学一般都在玩游戏,住在我们楼上的那个孩子就是天天玩游戏。有一次他没带钥匙,我孩子在楼底下跟他聊了半个小时。那孩子特迷游戏,但是他水平不高,有些技术问题要问我孩子,我孩子没玩过,但是应该怎么做,他能讲的头头是道。我当然怕我孩子被带坏了!为此打过我家好几次,打的狠得不得了!我回到家一看孩子正在电脑前,作业也没做,这不显然是受那孩子的影响吗?
一位儿子被保送名校本硕连读的成功妈妈介绍成功经验说:
其实男生不是没有女生聪明,现在阴盛阳衰是因为女生乖,所以不管男生女生最重要的是乖,在学校认真听老师的,在家里认真听父母的。我不给我儿子逆反的机会,从小把他的逆反可能扼杀在萌芽状态,哈哈,他很乖,知道父母老师都是为他好,他自己学什么都不知道,所以我们让他干么就干么,上各种各样辅导班,参加各种各样竞赛,他不叫苦,因为知道是为他好。
一位全身心投入孩子教育的爸爸说:
中学的孩子都会叛逆,我不会给她叛逆机会的。我一点儿机会都不给,她怎么叛逆啊。整体在我的魔爪之下,她怎么叛逆啊!呵呵……天天早上送她到校门口,下午放学就去接,她有什么机会啊!我不能跟她到学校里去,但我会跟她的老师密切沟通。
在中国,好孩子的重要指标就是乖,因为种种证据表明:乖孩子成绩好。无数家长的苦恼是孩子不乖,不听话。卡夫卡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