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卷四

儿童资源网

政治学-卷四


    僭败为数有三,这里我们已说明了这些品种,也说明了它们之间所以有别的真正理由.

    章十一
    我们现在应当考虑一下对于大多数的人类和城邦,究竟哪种政体和哪种生活方式最为优良这个问题,这里,我们所说的优良,不是一般人所不能实现的或必须具有特殊天赋并经过特殊教育才能达到的标准,也不是认为那些只有理想的政体才能达到的标准,我们是对于大多数人所能实践的生活以及大多数城邦所能接受的政体,进行我们的研究.我们刚才讲过的所谓"贵族政体",其向善的一端都非大多数城邦能可及,而其趋向于另一端的,就同所谓共和政体密切相近,这在实际上只能作为共和政体而不应称之为贵族政体.〔所以贵族政体对于我们现在的论题便不相适合.〕有一些含义可以引来论定我们现在所研究的全部问题.倘使我们认为《伦理学》中所说的确属真实......(一)真正幸福的生活是免去烦累的善德善行,而(二)善德就在行于中庸......则〔适宜于大多数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行于中庸,行于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中庸.跟城邦生活方式共同的善恶标准也适用于政体;政体原来就是公民〔团体和个人〕生活的规范.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部分(阶级)......极富.极贫和两者之同的中产阶级.现在,既然大家已公认节制和中庸通常是最好的品德,那么人生所赋有的善德就完全应当以中间境界为最佳.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们最能够顺从理性.趋向这一端或那一端......过美.过强.过贵.过富或太丑.太弱.太贱.太穷......的人们都属于不愿顺从理性的引导那一类.第一类人们常逞强放肆,致犯重罪,第二类则往往懒散无赖,易犯小罪:大多数的祸患就起源于放肆和无赖.中产阶级的人们还有一个长处,他们很少有野心,在军事和文治机构中,如果有了野心的人,对城邦常会酿成大害.又,人们倘使赋有过多的善业或物资......如体力.财富.朋友以及其它相类的种种......就不愿也不能受人统治.这种缺点在他们幼时的家庭生活中已经可以见到;在奢纵的环境中长养起来,不知纪律为何物,他们在课堂内和操场上也从没有养成循规蹈矩的品性.另一面,那些缺乏善业和物资的人们则又太卑贱而自甘暴弃.于是,我们在这一端所有的人都仅知道服从而不堪为政,就像是一群奴隶;而在另一端,所有的人却又只愿意去发号施令,不肯接受任何权威的统治,就全像是一伙主人.这样的一个城邦就不是自由人的城邦而是主人与奴隶所合成的城邦了;这里一方暴露着藐视的姿态,另一方却怀抱着妒恨的心理.一个政治团体应有的友谊和交情这里就见不到了.然而世上倘若没有友谊,那就不成其为社会;如今仇恨代替了友谊,人们就是行走也不愿选取同一条道路.一个城邦作为一个社会而存在,总应尽可能由相等而同样的人们所组成〔由是既属同邦,更加互相友好〕;在这里,中产阶级就比任何其它阶级(部分)较适合于这种组成了.据我们看来,就一个城邦各种成分的自然配合说,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中产阶级比任何其它阶级都较为稳定.他们既不像穷人那样希图他人的财物,他们也不像富人那么多得足以引起穷人的觊觎.既不对别人抱有任何阴谋,也不会去自相残害,他们过着无所忧虑的平安生活.我们相信福季里特的祈祷文实在出于至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