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场(四)-附录

儿童资源网

名利场(四)-附录


    那时候英国社会上对小说的看法很像中国旧日的看法,以为小说是供人消遣的"闲书"(凯丝琳.铁洛生(Kathleen Tillotson)着《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的小说》(Novels of the Eighteen-Forties)一九五四年牛津版一七......二○页.).萨克雷因为自己干的是娱乐公众的行业,常自比于逗人喜笑的小丑(《全集》第一册九三页.).有一次他看见一个下戏以后的小丑又烦腻又忧闷的样子,深有同感,因此每每把自己跟他相比(如《全集》第十五册四一四......四一五页,二五七......二五八页;第四册四三一页;第十六册一七三页;第一册二二六页.).他也辛辛苦苦地逗读者喜笑,来谋自己的衣食;他看到社会上种种丑恶,也感到厌腻和忧闷.萨克雷正像他形容的小丑:"那个滑稽假面具所罩盖的,即使不是一副愁苦之相,也总是一张严肃的脸"(《全集》第四册四三一页.).因为他虽然自比小丑,却觉得自己在逗人笑乐之外另有责任:"在咧着大嘴嬉笑的时候,还得揭露真实.总不要忘记:玩笑虽好,真实更好,仁爱尤其好"(《全集》第十五册二四○页.).他把自己这类幽默作家称为"讽刺的道德家",说他们拥有广大的读者,不仅娱乐读者,还教诲读者;他们应该把真实.公正和仁爱牢记在心,作为自己职业的目标;他以前准会嗤笑自己俨然以导师自居,现在觉得这行职业和教士的职业一样严肃,希望自己能真实而又慈爱①.他在《名利场》里也说,不论作者穿的是小丑的服装或是教士的服装,他一定尽他所知来描摹真实②.他又在其他作品里和书信日记里一再申说这点意思③.我们因此可以
   
    ① 《书信集》第二册二八二页.
    ② 《全集》第一册九三页.
   
    ③ 萨克雷给朋友的信上说:"你称赞我的人道主义,真能搔到痒处.我对这行逗笑的职业愈来愈感到严肃,渐渐把自己看成一种教士了.愿上帝给   看到萨克雷替自己规定的任务:描写"真实",宣扬"仁爱".
    《名利场》揭露的真实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萨克雷说,描写真实就"必定要暴露许多不愉快的事实"①.他每说到真实,总说是"不愉快的",可是还得
   
      我们谦逊的心,能揭示真实"(见《书信集》第二册二八三页).他又说:"我以艺术家的身份,尽力写出真实,避免虚假"(见《书信集》第二册三一六页).他在一八六三年的日记上说:"希望尽我所知,写出真实......促进人与人间的和爱"......戈登.瑞着《萨克雷传》第二部《智慧的年代》(The Age of Wisdom),麦克格劳.希尔公司版三九七页.又如《全集》第三册序文六页,七页;正文四五七页;第十三册八四页;第十五册二七一页.     ① 《全集》第一册九三页.
    据实描写.他觉得这个社会上多的是那种没有信仰.没有希望.没有仁爱的人;他们或是骗子,或是傻瓜,可是他们很吃得开;他说,千万别放过他们,小说家要逗人笑,就是为了讥刺他们.暴露他们(《全集》第一册九四页.).所以这部小说把他们的丑恶毫不留情地一一揭发.这里面有满身铜臭的大老板,投机发财而又破产的股票商,吸食殖民地膏血而长得肥肥胖胖的寄生虫;他们或是骄横自满,或是贪纵懒惰,都趋炎附势,利之所在就翻脸无情,忘恩负义.至于小贵族地主,他们为了家产,一门骨肉寇仇似的勾心斗角.倾轧争夺.败落的世家子往往把富商家的纨子弟作为财源,从他们身上想花样骗钱.小有资产的房东.店主等往往由侵蚀贵族或富商起家,而往往被他们剥削得倾家.资本主义社会是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道义,没有情分,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名利场》就是这样一个唯势是趋.唯利是图的抢夺欺骗的世界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