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克威克外传(三)-36
"这位好国王有一位王后,她呢,在十八年之前,生过一个儿子,叫做布赖都德.他被送进他父亲领土之上的一所初级神学校读书,读到十岁,就托一位忠实使者照顾着,派他到雅典去进一所进修学校;因为在假期里并不要缴额外的费用,而一个学生离校也不需要事先通知,所以他在雅典待了长长的八年,到临了,他的父王派了侍从长替他付了账,接他回来:侍从长办好这件差使,大受欢呼,并且立刻得了年俸.
"鲁德王看见王子,也就是他的儿子的时候,发现他已经长成那样好的一个青年,他立刻觉得,倘使马上叫他结婚,那该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那样就可以生出小孩子来延续鲁德的光荣血种,直到世界的最末期.根据这个想法,他就派遣了一个特别使节团,由那些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又没有什么获利的差使的大贵族们组成,派到邻国去,要求那个国王把漂亮的女儿嫁给他的儿子,同时申述他是渴望和他的弟兄和朋友极度地推诚相爱,但是,假使他们不同意这件婚事,那他出于不愉快的必要,就要侵犯他的国土,并且挖出他的眼睛.对于这话,那位国王(他是两者之中的弱者)答复说,他非常感谢他的朋友和弟兄的全部好意和慷慨,他的女儿随时可以出嫁,随便布赖都德王子什么时候来把她带去.
"这答复一到不列颠,全国都欢喜得神魂颠倒.到处听不见其他的音声,只有饮宴取乐的声音......此外就是金钱的叮当声,那是为了支付快乐的典礼的开销,都是人民向国库收税员缴纳金钱的时候发出来的.这时候,鲁德王高坐在围满群臣的宝座上,感情洋溢地立起身来,命令司法长去叫人弄最好的葡萄酒和宫庭乐人来:这一件'皇恩浩荡,的事,竟由于传统的史学家的无知而归之于科尔王,在那驰名的诗句里对国王陛下的描写是:
要他的烟斗来抽,要他的酒壶来喝,
还要他的提琴手,三个.
为了纪念鲁德王,这显然是不公正的事,而且是一种不忠实地抬高科尔王的功德的事.
"但是,在一切狂欢之中,却有一个人在倒出泡沫翻飞的美酒的时候不喝,在乐人奏乐的时候不跳舞,这不是别人,正是全国人民这会儿正为了祝贺他的幸福而勒紧喉咙和钱袋的那位布赖都德王子.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位王子忘记了外交部长具有为他恋爱的无可置疑的权利,却违反了政策和外交的一切前例,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算已经恋爱上了,和一位高贵的雅典人的美丽的女儿私订了终身.
"这里,我们看到文明和教养有多方面好处的一个鲜明的例子.假使王子是生在后世,他可以立刻娶了他父亲所选定的对象,然后狠命地从事工作,来解除压在他身上的沉重的负担.他可以努力用有计划的侮辱和怠慢使她心碎;或者,假使她的女性的精神,和由于受了好多冤屈而起的骄傲意识支持她熬过了这种虐待,他也可以想法子要了她的命,实际而有效地把她甩掉.但是布赖都德王子哪一种解脱法都没有想到;所以他要求他的父亲让他私自朝见,把事情告诉了他.
"一切都管,就是不管自己的感情,那是君王们的由来已久的特权.鲁德王大发雷霆,把王冠抛到天花板,又伸手接住......因为在那时代,君主们是把王冠戴在头上,却不是藏在碉楼里的......他顿脚,捶额头,奇怪他自己的骨肉怎么会反抗他自己,最后,他叫来了卫士,命令王子立刻到一座很高的角楼去坐禁闭:这是古代的君王们在儿子们的婚姻倾向跟他们自己的不是同一角度的时候通常采用的对待儿子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