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五)-第五部-女囚-02

儿童资源网

追忆似水年华(五)-第五部-女囚-02


原因.第一个原因十分特殊.塞维尼夫人有时和埃尔斯蒂尔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陈述事情不是遵照逻辑顺序,即先说原因,后说结果,她是先交待结果,致使我们得到的是强烈的幻觉.陀思妥耶夫斯基表现人物就是如此.埃尔斯蒂尔表现海水,效果就如大海倒悬于天空一般;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也具有强烈的欺骗性.我们起初读到的是个老奸巨猾的人物,后来才发现,那其实是个杰出的好人,或者恰恰相反,结果个个大为惊奇.""这您说得对.不过能不能举一个塞维尼夫人的例子.""我承认,"我笑着回答她道,"塞维尼夫人的例子有些牵强附会.不过我能找到例子."(普鲁斯特手稿中留有一张半空白的纸,准备举例所用.但例子没有用在此处,而是用在第二卷之中.)   "不过,陀思妥耶夫斯基平生杀过人吗?我读过他的小说,全都可以取名为凶杀始末.凶杀在他的头脑里是个顽念,他反复写这题目,似乎有些不正常.""我的小阿尔贝蒂娜,我不这么认为.我不太了解他的生平,但可以肯定,他跟众人一样,用不同形式,也许还用法律禁止的形式,犯过原罪.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和自己笔下的人物一样,大概有些罪过,不过那些人物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在判决的时候都得到了减刑.再说作者本人不一定有罪.我不是小说家,但我认为,艺术创造者确实受某些生活形式的吸引,力图表现它们,但他未必身体力行.如果按原先商定,您跟我一起去凡尔赛宫的话,我就给您看一幅肖德洛.德.拉克洛(拉克洛(1741—1803),法国作家.着有《危险的关系》,当时被认为淫诲之书.)
的肖像,他是一个典型的仁人君子,公认的最佳丈夫,但他却写了一本诲淫诲盗的书.他的肖像对面,是让莉丝夫人(让莉丝夫人(1746—1830),奥尔良公爵的情妇.着有《道德童话》等.)
的肖像,她写过充满伦理道德的寓言故事,但是欺骗了奥尔良公爵夫人还不够,还要把她的孩子也拐走,以此来折磨她.当然我必须承认,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谋杀问题的关注是极其特殊的,这使我对他感到相当陌生.我听波德莱尔写道:
  如果匕首.毒药.放火以及强奸......
  那是由于我们的心,唉,不够大胆.(此两句诗出自波德莱尔《恶之花》,开卷的"致读者"中第七小节.全小节四句为:
    如果匕首.毒药.放火以及强奸,
    还没用它们那种有趣的构图,
    装点我们可怜的命运的平凡画布,
    那是由于我们的心,唉,不够大胆.)   我已经目瞪口呆,不过我至少可以相信,波德莱尔说的不是真话.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他的这一切我觉得离我无限的遥远,除非我对自身的有些东西自己也不知道,因为我们的自我认识都是逐渐完成的.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里,我发现确实有几口深不可测的井,但是,那几口井都是打在人类灵魂的几个孤立的点上.他毕竟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创造者.首先,他描绘的世界,完全象是他独创的.那些反复出现的小旦,如列别捷夫.克拉马卓夫.伊夫尔金.谢格列夫,这一系列人物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这芸芸众生比起伦勃朗《夜巡》中的人物还要怪诞奇异.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