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不是因为我的罪孽
必须用球顶盔把它换掉,
只要一个懒惰的人能够
不担心那些可怕的祸害,
就还可以用大意的手
在七月里把坎肩敞开(当时的俄国军规严禁军人在任何情况下敞开军服.).
别 离
是最后一次了,离群索居,
我们的家神在听我的诗句.
学生生活的亲密弟兄(指普希金的同学,诗人维.加.丘赫尔别凯.这首诗普希金写于学校毕业之前,第一版上直接题为《给丘赫尔别凯》.丘赫尔别凯后来变成了十二月党人,所以以后各版中,他的名字作为"国家罪犯"而被删掉,而且普希金在一八二五年春天修改这首诗的时候,把"不要同福耳图那.友谊和福玻斯分离"一行改成了"不要同自由和福玻斯分离".而倒数第三行"这神圣的......",还曾被反动派用作攻击普希金的借口,说由此可见他有秘密结社嫌疑云云.),
我同你分享这最后的瞬息.
聚首的岁月倏忽而过;
就要分散了,我们忠实的团体.
再见吧!上天保佑你,
亲爱的朋友啊,你千万
不要同自由和福玻斯分离!
你将探知我所不知的爱情,
那充满希望.欢乐.陶醉的亲昵:
你的日子像梦一般飞逝,
在幸福的恬静中过去!
再见吧!无论我到哪里:处在战火纷飞中,
或重访故乡小溪的和平宁静的堤岸,
这神圣的友谊我将永怀心间.
但愿(不知道命运能否听到我的祷告声?),
但愿你所有.所有的朋友都幸福无边!
* * *
再见吧,忠实的槲树林(这首诗原写在普.亚.奥西波娃的纪念册上.奥西波娃是与普希金所住的米哈伊洛夫斯克村比邻的三山村的女主人.)!
""再见吧,忠实的槲树林......""再见吧,你田野无忧的平静
和匆匆流逝的岁月的
那种轻捷如飞的欢欣!
再见吧,三山村,在这里
欢乐多少次和我相遇!
难道我领略到你们的美妙,
只是为了永远和你们分离?
我从你们身边把回忆带走,
却将一颗心留在了这里.
也许(幸福甜蜜的梦想啊!)
我,和蔼可亲的自由.欢乐
和优雅.智慧的崇拜者,
我还要回到你这田野中,
还要在槲树荫下走动,
还要爬上你三山村的高坡.
* * *
既未到过域外,偏爱把异邦夸说,
对自己的祖国却总是责备,
我常常问道:在我的祖国,
""既未到过域外,偏爱把异邦夸说......""哪里有什么天才和真正的智慧?
哪里有既有高贵的心灵
而又热爱自由的公民?
哪里有那美丽而又不冷酷,
炽热.迷人而又活泼的女人?
我在哪儿能听到旷达的谈吐,
既是才气横溢,又愉快.文明?
我跟谁才能既不厌烦.又不冷清?
我的祖国,我几乎要对你憎恨,......
可是昨天我看见了戈里琴娜(叶.伊.戈里琴娜(1780—1850),普希金的女友.她的沙龙具有爱国主义和自由思想的倾向,当时一些进步人士趋之若鹜.),
从此对祖国再也没有憎恨之情.
致 她(这首诗是为叶卡捷琳娜.帕夫洛夫娜.巴库宁娜而写的.)
在悠闲的愁苦中,我忘记了竖琴,
梦想中想象力也燃不起火星,
我的才华带着青春的馈赠飞去,
心也慢慢地变冷,然后紧闭.
啊,我的春天的日子,我又在召唤你,
你,在寂静的荫庇下飞逝而去的
友谊.爱情.希望和忧愁的日子,
当我,平静的诗歌的崇拜者,
用幸福的竖琴轻轻歌颂
别离的忧郁,爱情的激动......
那密林的轰鸣在向高山
传播我的沉思的歌声......
无用!我负担着可耻的怠惰的重载,
不由得陷入冷漠的昏睡里,
我逃避着欢乐,逃避亲切的缪斯,
泪眼涔涔地抛别了荣誉!
但青春之火,像一股闪电,
蓦地把我萎靡的心点燃,
我的心苏醒,复活,
重又充满爱情的希望.悲伤和欢乐.
一切又神采奕奕!我的生命在颤抖;
作为大自然重又充满激情的证人,
我感觉更加生动,呼吸更加自由,
美德更加恋迷着我的心......
要赞美爱情,赞美诸神!
又响起甜蜜竖琴的青春的歌声,
我要把复活的响亮而颤抖的心弦
自 由 颂(这首颂诗的直接范例是俄国作家拉吉舍夫(1749-1802)的同名颂诗.该诗被他部分地收入《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一书,并成了他被判死刑(后改为流放西伯利亚)的主要原因.普希金的《自由颂》开始以手抄本形式广为流传,也成了普希金被流放的一个原因.最初由赫尔岑发表于在伦敦出版的《1856年的北极星》;在俄国,一九○六年始得发表.)
去吧,快躲开我的眼睛,
你西色拉岛娇弱的皇后!(指维纳斯.传说住在西色拉岛.)
你在哪里呀,劈向沙皇的雷霆,
你高傲的自由的歌手?
来吧,揪下我头上的桂冠,
把这娇柔无力的竖琴砸烂......
我要向世人歌颂自由,
我要抨击宝座的罪愆.
请给我指出那个高尚的
高卢人(一说指法国革命诗人雷勃伦(1729—1807),一说指安德列.谢尼耶(1762—1794),法国革命中牺牲的诗人.也有指法国国歌《马赛曲》的作者鲁日.德.李尔的.)的尊贵的足迹,
是你在光荣的灾难中
怂恿他唱出勇敢的赞美诗句.
颤抖吧,世间的暴君!
轻佻的命运的养子们!
而你们,倒下的奴隶!
听啊,振奋起来,去抗争!
唉!无论我向哪里去看,
到处是皮鞭,到处是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