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族之家

儿童资源网

贵族之家

  《贵族之家》的故事发生在一八四二年及八年以后;主人公拉夫烈茨基是已经丧失了农奴主“热情”的贵族的最后代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拉夫烈茨基仍然是俄罗斯文学中已不止一次出现过的“多余的人”。但他已经不同于普希金的长诗《叶夫根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和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贵族之家》发展了“多余的人”这一类型。奥涅金和毕巧林是利己主义者,他们只考虑个人享受,他们活着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欲望;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的人”却充满热情,愿意为了大众的利益而献身。然而他们只是模模糊糊意识到,应该做点儿什么,却不知道究竟该做什么。米哈列维奇责备拉夫烈茨基无所作为,说他是“懒汉”。拉夫烈茨基回答:“……你最好说说,该做什么”。米哈列维奇却说:“这我可不告诉你,老兄,这一点每个人应该自己知道。”其实,就连米哈列维奇那样的理想主义者,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该做什么,否则,他就不会漂泊半生,一事无成,最后为获得一个“学监”的位置而感到心满意足了。这并不奇怪,因为就连小说的作者,恐怕也无法回答拉夫烈茨基提出的问题。

贵族之家-译序
贵族之家-01
贵族之家-02
贵族之家-03
贵族之家-04
贵族之家-05
贵族之家-06
贵族之家-07
贵族之家-08
贵族之家-09
贵族之家-10
贵族之家-11
贵族之家-12
贵族之家-13
贵族之家-15
贵族之家-16
贵族之家-17
贵族之家-18
贵族之家-19
贵族之家-20
贵族之家-21
贵族之家-22
贵族之家-23
贵族之家-24
贵族之家-25
贵族之家-26
贵族之家-27
贵族之家-28
贵族之家-29
贵族之家-30
贵族之家-31
贵族之家-32
贵族之家-33
贵族之家-34
贵族之家-35
贵族之家-36
贵族之家-37
贵族之家-38
贵族之家-39
贵族之家-40
贵族之家-41
贵族之家-42
贵族之家-43
贵族之家-44
贵族之家-45
贵族之家-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