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了,余老师神秘地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了两个符号“+、-”,同学们包括我都有很多疑问。有的说,咦,又不是数学课,写这两个符号干什么?也有的说,既然写了“+、-”,那干嘛不写“×、÷”呢?
还是余老师给我们解开了这个谜。他告诉我们,这两个符号是用来猜字谜的。分别是加法和减法。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两个符号,老师特地给我们做了两个例子:“一口咬破衣”和“一江春水东流去”。“一口咬破衣”许多同学以前都学过,所以很快就猜出来这是“哀”字。老师告诉我们,这就是加法,一个“衣”中间穿插一个“口”就是“哀”字了。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加法呢!“一江春水东流去”就稍微有点难了,但是这可难不倒刘梦洁,她想了想,很快就回答出来是“工”字。因为“江”的“水”流走了,肯定是“工”字了。这就是减法。嘿嘿,我知道怎么用“加、减”法解字谜了!余老师告诉我们,还有综合法。也就是把“加、减”放在一起综合起来。我们很快就掌握了这个有点难的综合法。余老师看我们已对字谜十分熟练,就给我们出了一些题。很快,老师把一些比较有趣的字谜都讲给我们听了,我们很高兴。因为我们又知道了一些有趣的字谜。
最后就该互动节目了。我们准备了字谜的同学兴致勃勃地选一些十分难的题目,而且还是综合法的。但是同学们的脑筋转得非常快,所以再难的也被一些聪明的同学猜了出来。“哟!看来我们班的同学还蛮聪明的嘛!看来我要出个难一点的。”我心里想。我在我那本有字谜的书上找了好久,看到了一个字谜,觉得很难,而且很有意思。于是,我就选了这个字谜,刚好老师说字谜已经是最后一个了,于是,我与那些剩下的也想考大家的同学展开了一场竞争。结果,我赢了。我出的题目是“弹头旁边有玄奥”。同学们静了好一会儿,我开始得意起来了。但是好景不长,很快,苏泓津就站起来说是“弦”字,我那高兴劲儿全没了,因为答案正是“弦”!唉,本来以为可以难倒全班的,但是没有,苏泓津回答出来了。
这节课,我们玩得很开心,希望余老师下次能再上这么一堂有趣的课!